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一国选择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对我国目前选择的“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你是如何评价的?
一国选择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对我国目前选择的“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你是如何评价的?
admin
2019-01-30
72
问题
一国选择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对我国目前选择的“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你是如何评价的?
选项
答案
(1)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现实选择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作为了关于货币政策重大转变的决定,强调货币政策以 保持币值稳定为主要目标。1995年3月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正式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改变了过去“发展经济、稳定货币,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货币政策目标,把稳定币值作为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以防止和治理通货膨胀。 就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而言,稳定币值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是一种“主从”关系。这里的“主”是稳定币值,“从”是促进经济增长。也就是说,经济增长要以币值稳定为基础。这个目标选择是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实践,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的。 把稳定币值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一种理性选择。这是因为:①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总目标之一,货币政策只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部分,因而货币政策并不一定也将经济增长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如果以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这势必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盲目增加,引发通货膨胀,从而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②从西方各国的具体经验来看,虽然货币政策目标在各个时期有所侧重,但从长期来看,大多数国家都坚持以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由于《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时,我国正处于高通货膨胀的阶段,治理通货膨胀是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所以,此时确定以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并无异议。但是随着1997年,我国进入了负通货膨胀时期,宏观经济进入低迷期。此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以稳定币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产生质疑,提出“多目标”货币政策构想。 (2)单一目标和多重目标的选择分析 货币政策目标是多重目标为好,还是单一目标为好,这在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都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凯恩斯学派认为经济现象错综复杂,问题是多方面的,因此货币政策目标以多重目标为好,并主张权衡性货币政策。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多重目标难以兼顾,而且容易引起过激的政策行为,因此认为以单一货币政策目标为好,并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根据经济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确定一个相对固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从国外经验来看,既有实行多重货币政策目标,也有实行单一货币政策目标。美国是实施多重货币政策目标的典型代表。多重目标是美联储在实施货币政策时有比较灵活的选择,但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一目标有所侧重。德国因两次世界大战深受通货膨胀之苦,德国中央银行则实施单一货币政策目标,将币值稳定作为主要目标,其它目标只是在实现币值稳定之后才可以实现。从两种货币政策目标模式的实际运行来看,20年间,美国通货膨胀率高于德国,同时经济增长率也高于德国。虽然多重目标使美联储在处理经济增长与币值稳定之间有比较大的弹性区间,但通货膨胀仍处于可接受范围之内。德国中央银行虽然以稳定币值作为单一货币政策目标,但也不是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而是在20年间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以下。 根据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及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与任务,货币政策目标以多重目标为好。首先,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现在刚进入小康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较低,经济仍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但是,我国宏观经济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结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质量仍有待提高,就业压力仍然存在,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应该成为货币政策的目标范畴之列。其次,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的开放度日益增强。整个金融市场最终要全面开放,人民币最终要自由兑换,成为自由外汇。在新形势下,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不应只限于国内,必须考虑国际收支平衡。由于外资进入中国的金融市场,如何保证金融稳定就比原来要复杂。货币政策还应该包含金融稳定。 通过上述分析,根据我国政治经济特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应该是多重目标: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其中主要是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在某一个年度内,可以根据当时经济形势,对多重目标中的某个内容有所侧重。比如,在1993年、1994年以及当前的高通胀期,货币政策目标应更侧重于币值稳定。而在1997~2005年,通货紧缩期,应该更侧重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以及运用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相关理论知识评价我国货币政策目标。这道题的难点和关键点在于:究竟应该从哪个角度来加以评价?题干中没有给出任何提示和规定,增加灵活性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试题的难度。但是,如果考生对“有关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学界争论”有一定了解,便很容易选择适当的角度进行解题。1995年3月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确定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此后,学界对我国货币政策究竟应该采取“单一目标”,还是“多目标”进行了长久的争论。因此,此题解答思路是:(1)结合国内外情况,解释为什么稳定币值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2)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新问题,论述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应该采用“单一目标”,还是采用“多目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xb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金融硕士(金融学综合)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金融硕士(金融学综合)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武汉科大2013年研;武大2012年研)
某研究团队想从W市7个区,100个街道,500个社区,共1000万人口中抽取1200户居民进行调查。问:调查适合采用哪种随机抽样方法?试对其具体抽样过程进行描述和分解。(华中农大2012年研)
如何认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河北大学2012年研)
请简要地撰写一个社会工作研究的计划,内容包括:(1)题目;(2)研究的问题;(3)拟采用的理论视角;(4)方法论;(5)该研究计划对理论和现实的贡献。(中山大学2017年研)
简述弹性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
试论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成因及特征。(河北大学2012年研)
2008年中国承受了巨大的输入型通胀压力。而之前几年的中国始终是世界通货收缩的主要输出国,原因何在?有人认为可以通过人民币的加速升值缓解这方面的压力,这种做法是否可取?试用有关理论加以说明。
在以下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的工具是()。(2006年金融联考)
()认为,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各自的利率均由各自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各有什么目标?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配合才能有效地治理“滞胀”问题?(2008年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
随机试题
简述《老子》的自然主义法律思想。
消费者协会对保护消费者权益起了很大的作用,它属于()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阅读侯方域《马伶传》中的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
关于肝肾综合征哪一条是正确的
甲国和乙国之间发生政治争端,双方将争议提交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常设仲裁法院解决,根据《仲裁程序示范规则》,下列哪项不属于仲裁裁决无效的情形?
以下关于原位测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2011年真题]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也是我国的国粹。下列关于我国中医经典著作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由多个教师讲授。则实体教师和课程间的联系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