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古代的察举制与科举制一样,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古代的察举制与科举制一样,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admin
2018-06-19
59
问题
古代的察举制与科举制一样,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选项
答案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察举制始于汉文帝,确立于汉武帝,是先经考察举荐,再经考试,据考试成绩优劣任人选官的制度,是对太学养士选材的补充。其程序为:由郡守以上的政府官员以德才两方面标准考察士人并以推荐,中央政府设置秀才、孝廉等常科和贤良文学、贤良方正等特科,根据各科具体要求,经书面考试选拔后予以任用。察举制度的实行,保障了读书做官、以儒术取士的落实,成为科举制度的先导。汉代后期察举选人的权力渐为豪门大族所把持,成为少数人的特权,选人已名不副实。 科举制产生于隋朝,发展于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依据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的科举制,既不同于以德取人的两汉察举制,又不同于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产生于隋朝,既是隋朝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发展的结果,又是我国古代选士制度发展的产物。①源于对德才兼备人才的需求,隋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加强对人民控制,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相应的行政机构,要保证正常运转,需要大批官员。②由于隋以前的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选人的大权落在地方中正官手中,为豪门贵族所垄断,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隋的建立使大批庶族地主得以升迁,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改变垄断局面,必须作出改变。隋文帝为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人,取代了以前的制度。隋炀帝把录用和任用权完全集中在中央,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创立的开始。 (3)由此可见,科举制是对察举制的扬弃,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题目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0u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南京国民政府“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是与孙中山“三民主义”政策相一致的。
简述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为什么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古代埃及“宫廷学校”产生的背景。
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最好把失败归因于()。
受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弱,行为随意性强,自我控制水平低,在对其进行研究时,较适宜采用()。
西周学校以“六艺”为课程,根据程度分别安排在小学或大学学习,其中被称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的是()。
将课程分为两部分,即共同知识或技能(包括读、写、算等工具性学科)与创造性的、社会性的作业(如木工、织布、绘画、雕刻等)。前者主要按学科进行,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进行个别辅导。学习按计划进行,平时有进度记录,最后以考试来检验学习结果。后者以小组为单位展开
简述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唐朝初年科举制度的创立,实现了选士制度由推荐录用向考试录用的大转变。
随机试题
简述教育的生态功能。
对违反《会计法》规定行为的,财政部门可以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这里的财政部门是指()。
热情友好,既是道德情感,又是道德行为。()
楹联俗称对联或对子,是从律诗的对偶句中演化出来的,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受众本位就是以受众为中心来制定媒介定位以及传播原则。也就是最大限度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信息的需要。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受众本位的是:
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的四个子过程是线性发展过程。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借助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解决目标系统“做什么”的问题。(16)并不是需求分析的实现步骤之一。
设在SQLServer2008某数据库中有汽车表和销售表,表的定义如下:CREATETABLE汽车表(汽车型号char(10)PRIMARYKEY,汽车名称char(20),颜色cha
______isNOTanovelbyWilliamFaulkner.
In1997hewas______ofmurderandsentencedtolifeimprisonmen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