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2006年欧元区和日本总的GDP增量占世界GDP增量的(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006年欧元区和日本总的GDP增量占世界GDP增量的(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dmin
2013-02-01
51
问题
2006年欧元区和日本总的GDP增量占世界GDP增量的(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2008年发达经济体增长比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快
B、从1978年到2006年,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C、2007年德国GDP总量超过33000亿元
D、2006年我国经济拉动世界经济增长0.55%
答案
D
解析
2008年世界经济增速平均3.7%,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4%,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6.6%,A项错误;1978年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为2.3%+35%=37.3%, 2006年为22.8%,B项错误;2007年德国GDP总量为32801÷99.5%≈32966亿元,C项错误,故选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7Ye777K
0
浙江
行测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某单位招录了10名新员工,按其应聘成绩排名1到10,并用10个连续的四位自然数依次作为他们的工号,凑巧的是每个人的工号都能被他们的成绩排名整除,问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所有数字之和是多少?()
和基础教育一样,医疗卫生____________地拥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但在市场化的改革中,他们都曾经____________了公共性质,也因而带来了种种矛盾。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研究表明,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将近1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是让其自然晾干,这可以减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休息时间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可以将这些电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3;改
如果某些病原体突破了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即进入人体并生长繁殖,引起感染。有的有症状,就是患病;有的没有症状,称为“隐性感染”。不论是哪一种情况,机体都经历了一次与病原体斗争的过程,这种专门针对某一种病原体(抗原)的识别和杀灭作用为特异性免疫。譬如得过伤寒病
与其说钱学森长袖善舞到了可以在任何一种环境______的地步,倒毋宁说,这个瘦小沉默的青年人,因为极端______于自己的科学天地而无暇他顾。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的情形,可以判决变更。
只要在世界的某个地方有考察活动或召开会议,那么,必定有一个联合国高级官员到场。他们利用每一种机会从纽约飞往气候宜人的风景区:每年冬天在牙买加举办有关海洋法的谈判,而夏天则在冷热适宜的日内瓦召开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会议。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一个观点是(
德国科学家贝特.魏茨泽克独立地推测太阳能源可能来自它的内部氢核聚变成氦核的热核反应,这甚至早于核裂变模型的提出。然而,与能够在室温下进行的裂变不同,聚变发生需要巨大能量。这是因为当两个带正电的氢原子核靠近的时候,根据“同性相斥”的原理,相互间的斥力将阻碍聚
一篇议论文有了正确而鲜明的观点,还必须有确切而充分的材料来证明。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材料就是论据。论据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有代表性的事例,可靠的事实和确凿的统计数字来充当,叫事实论据。另一类是人们公认的道理、格言、谚语等,叫道理论据。一篇文章,运用事实论据来证明
下列有关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随机试题
周某意图杀死简某,当其得知简某每天将煮饭用的水桶放在公共的水池边打水时,其在简某的水桶上涂抹上无色的毒药,但是,晚上却是简某的邻居强某将水桶误提回家,结果强某因误食放有毒药的水而身亡。下列哪些判断不符合周某对强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
A.眼睑水肿,继则颜面、全身水肿,伴恶寒发热B.眼睑水肿,延及全身水肿,身发疮痍C.全身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没指D.全身水肿,绷急光亮E.身肿,腰以下为甚,腰酸肢厥脾阳不足型水肿特点是
患者,女,35岁。两侧胁肋胀痛7天入院,伴胸闷,嗳气,善太息,舌苔薄白,脉弦。不适合的治疗方式是
下列哪项不是护理诊断()。
设备监理的中心任务概括为()。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计量属性的是()。
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是()。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It’slikelytolastlonger.B、Itrunsfasterinlongdistances.C、Itrunsbetterthantheusedear.D、It’sprobablyabiggerc
A、Ninetimes.B、Fivetimes.C、Sixtimes.D、Twice.C从题目选项可以得知,该题考查“倍数”或是“多少次”,听音时要注意捕捉有效信息。从文章第一句“SixtimesdefendingTourdeFr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