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变形缝施工时,橡胶止水带的现场接头方法是( )。
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变形缝施工时,橡胶止水带的现场接头方法是( )。
admin
2021-03-07
56
问题
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变形缝施工时,橡胶止水带的现场接头方法是( )。
选项
A、热接
B、搭接
C、粘接
D、叠接
答案
A
解析
考点为橡胶止水带的现场接头方法。除选项A“热接”外,其他三个选项都是干扰项。不仅水池,混凝土结构的建(构)筑物变形缝也多采用橡胶止水带,较少采用其他材质止水带。橡胶或塑料止水带接头一般情况下在工厂加工成型,只有在特用热接(热熔连接),接缝质量要求:应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脱胶现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A9u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一级建造师分类
0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本工程隧道长873m,包括上行线和下行线,隧道外径6.2m,内径5.5m。隧道平面曲线为直线19m+缓和右曲线65m+右曲线(R400m)101m+缓和右曲线65m+直线64m+右曲线(R2000m)36m;隧道竖向曲线为:直线5m
本工程隧道长873m,包括上行线和下行线,隧道外径6.2m,内径5.5m。隧道平面曲线为直线19m+缓和右曲线65m+右曲线(R400m)101m+缓和右曲线65m+直线64m+右曲线(R2000m)36m;隧道竖向曲线为:直线5m
某工程建设单位的一项燃气管道工程施工已基本完成,目前的工程进展情况如下:(1)燃气管道全部安装完成。(2)埋地敷设的管道回填土至管顶0.3m。(3)设计输气压力为0.5MPa。(4)燃气管道涂以黄色的防腐识别漆。(5)管道的竣工图已完成。【
沉入桩和施工中,沉桩时桩的人土深度是否达到要求是以控制()为主。
某拟建城市道路工程为城市主干路,6车道,横向布置为四幅路断面,两侧不设公共建筑物的进口。采用水泥稳定土基层。在施工时,满足下面条件:(1)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7.5mm。(2)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的P22.
具有结构轻、可预制拼装并快速施工等优点的挡土墙是()。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为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采用放坡开挖,
A公司某项目部承建一供水厂扩建工程,主要内容为新建一座钢筋混凝土水池,长32m,宽40m,池体深6.5m,基坑与邻近建筑物距离2.6m,设计要求基坑用灌注桩作为围护结构,搅拌桩作止水帷幕。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水池浇筑方案包含控制混凝土入模温
A公司某项目部承建一供水厂扩建工程,主要内容为新建一座钢筋混凝土水池,长32m,宽40m,池体深6.5m,基坑与邻近建筑物距离2.6m,设计要求基坑用灌注桩作为围护结构,搅拌桩作止水帷幕。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水池浇筑方案包含控制混凝土入模温
石灰稳定类材料适用于各种等级路面的底基层,禁止用作()的基层。
随机试题
审美形态是在__________基础上对审美活动进行的反思和总结。
男性,4岁。诉发音不清求治。口腔检查:舌不能自由前伸,伸舌时舌尖部呈M形,智力发育正常。根据诊断合适的治疗是
A.苦寒B.甘寒C.辛苦温D.甘苦温E.甘辛温理气药的性味多为()
5岁男孩,确诊为动脉导管未闭,慢性扁桃体炎,准备作扁桃体切除术。术前准备最重要的是:
患者男性,66岁,以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入院治疗,请问病人的首发症状是
评估某收益性资产,其评估基准日后第一年的预期收益为50万元,且经专业评估人员测定认为,其后各年该资产的收益将以2%的比例递增,设定的折现率为10%,则该资产的评估值最接近于()万元。
2003年末应提取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金额为()元2003年末应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为()元。
某物业管理企业现为二级资质的企业,拟申报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其所具有的条件如下。①注册资本,650万元。②物业管理专业人员以及工程、管理、经济等相关专业类的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32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25人,工程、财务等业务负责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Ⅰ.具有10个叶子结点的二叉树中有9个度为2的结点Ⅱ.设高度为5的二叉树上只有度为0和度为2的结点,则该二叉树巾所包含的结点数至少为9Ⅲ.一棵完全二叉树上有1001个结点,则可知叶子结点的个数
Indevelopingnewfacilitiesfortheincinerationofsolidwastes,wemustavoidthedangerofshiftingenvironmentalproblemsf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