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进行水工建筑物场地液化判定的原则不包括( )。
进行水工建筑物场地液化判定的原则不包括( )。
admin
2016-07-06
40
问题
进行水工建筑物场地液化判定的原则不包括( )。
选项
A、初判时为不液化的土层可判为非液化层,不必进行复判
B、初判时不能排除液化性的土层不一定是液化土层,需进行复判
C、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土体的液化性无明显影响
D、非饱和土不存在液化问题
答案
C
解析
水工建筑物场地液化判定的原则包括:①初判时为不液化的土层可判为非液化层,不必进行复判;②初判时不能排除液化性的土层不一定是液化土层,需进行复判;③非饱和土不存在液化问题。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Cc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单相全波整流电路如题93图所示,已知RL=80Ω,Uo=110V,忽略整流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每个二极管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NDRM为()V。
沿海某软土地基拟建一幢六层住宅楼,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为70kPa,采用搅拌桩处理地基。根据地层分布情况,设计桩长10m,桩径0.5m,正方形布桩,桩距1.1m。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这种布桩形式复合地基承载力标
某折线形滑面滑坡体由2块组成,两块滑动体的重力分别为G1=12000kN,G2=15000kN;滑动面倾角分别为β1=38°,β2=25°;滑动面内聚力分别为c1=c2=15kPa;滑动面内摩擦角分别为φ1=18°,φ2=20°;滑动面的底面积分别为A
已知作用于岩质边坡锚杆的水平拉力H1k=1140kN,锚杆倾角α=15°,锚固体直径D=0.15m,地层与锚固体的黏结强度frb=500kPa,如工程重要性等级、锚杆工作条件及安全储备都已考虑,锚固体与地层间的锚固长度宜为()。
某花岗岩残积土场地,土的天然含水量为17%,粗粒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质量百分含量为31%,细粒土的液限为30%,塑限为18%,则该花岗岩残积土的液性指数为()。
某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其渗流流网如图所示。已知土的孔隙比e=0.92,土粒相对密度ds=2.65,坑外地下水位距地表1.2m,基坑开挖深度8.0m,a、b点所在流网网格长度L1=1.8m,则对a~b区段的渗流稳定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高层建筑高42m,基础宽10m,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300kPa。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ζa=1.3,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进行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则下列选项不符合抗震承载力验算要求的是( )。
某矩形基坑位于均质粉砂土场地中,场地中粉砂土厚15m,渗透系数为2m/d,其下伏地层为泥岩,基坑尺寸为20m×50m,深7.0m,降水井深度为15m,地下水位为1.5m,基坑施工时要求水位降至基坑底面以下0.5m。基坑采用完整井群降水,附近无地表水体(基坑
某滨海盐渍土地区需修建一级公路,料场土料为细粒氯盐渍土或亚氯盐渍土,对料场深度2.5m以内采取土样进行含盐量测定,结果见下表。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判断料场盐渍土作为路基填料的可用性为下列哪项?()
某软塑黏性土场地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处理,正方形布桩,桩径为0.6m,桩长为12m,桩间距为2.0m,由桩周土的强度确定单桩承载力为800kN,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10kPa,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为0.5,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40kPa,桩身强度
随机试题
A.自由联想疗法B.森田疗法C.询者中心疗法D.系统脱敏疗法E.支持疗法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疗法是
睫状神经节的感觉根(长根)通过何处进入眶内
医务人员的根本义务是
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的白细胞是()
水闸连接建筑物中铺盖的主要作用是()。
针对合同实施偏差情况可采取不同的措施,应分析不同措施下合同执行的结果和趋势,合同实施趋势分析包括()。
Thewaypeopleworkhaschanged.Theincreasinguseoftechnologypresentsnewandcontinualchallengestosmallandlargebusin
案例: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完成问题。肩膀①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漫画:一个行人,微弓着腰,担着沉甸甸的行囊,独自在山路上逶迤而行。“一肩担尽古今愁”,这是画的题目。②亘古以来,因人类的智慧、愚笨,愁便似喷发的火山熔
Thelawofprivateinternationaltribunalswithrespecttoconflictsofinterestofarbitratorsisquiteextensive,albeitbyno
(71)Developmentsintwomaterials--ironandconcrete--formedthetechnologicalbasisformuchmodernarchitecture.In1779Engli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