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清末预备立宪的实质、影响与意义。

admin2017-08-21  34

问题 简述清末预备立宪的实质、影响与意义。

选项

答案清末预备立宪的实质是借“预备立宪”欺骗国人,达到贵族集权、镇压民主革命的目的,有着保守性和欺骗性,这场宪政改革涉及的内容极其庞杂,触动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预备立宪的措施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预备立宪的直接后果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摧生了新的政治制度。影响和意义:首先,它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与专制向“宪制”的一次和平过渡。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爆发了无数次的“农民革命”“农民暴动”,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农民王朝”,从来都是一个专制代替另一个专制,一个“农民帝王”代替另一个“农民帝王”,都是“专制”,从来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宪制”,虽然清末的“预备立宪”准备在中国实行的是“君主宪制”,但是“君主宪制”也是一种“宪制制度”,表面上它似乎还没有“共和宪制”那样完全,还有一个“君主”,但实际上它是一种按不同国家的历史而产生的“宪制制度”,它是不同的国家按实际历史条件的产物。 其次,清末预备立宪在中国第一次宣布实行“宪制”。“宪制”与“专制”完全不同,“宪制”主要有“君主宪制”和“共和宪制”,在中国封建与专制社会里,皇帝的“言”与“行”就是国家的“法律”,在这种没有“宪制”的条件下,不仅皇帝的权力是无限的、至高的,也是没有限制的。而在一个“宪制制度”下,皇帝的权力首先受到国家“宪法”的限制。虽然清末的“预备立宪”中,制定的是“君主宪法”,皇帝仍然具有极大的权力,但是皇帝权力已经不是无限,至高无上的皇权已经受到冲击。这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是一个进步。有人认为,“共和制”比“君主宪制”更完美,实际上对一个国家,实行哪一种主要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而当时的英国、日本的“君主宪制”成功主要就是因为从当时的国家的实际出发。 最后,“预备立宪”也是两方“宪制制度”在中国的最初试验。西方的“宪制制度”较早,而中国两千多印来一直是“君主专制”。虽然慈禧太后推行的“洋务运动”,引进了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但是并没有引进西方的先进制度。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恰恰在于它不仅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也引进了西方的先进制度,这就使得与中国相同的日本走到了中国的前面,中国的“预备立宪”本来也是一场准备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运动,但因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又陷入到了一场“农民造反”的混乱之中。使中国刚刚开始的“预备立宪”宣告失败。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IUa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