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论物权变动的主要模式与我国法律的实践选择。[中财2017年研]
论物权变动的主要模式与我国法律的实践选择。[中财2017年研]
admin
2022-09-19
50
问题
论物权变动的主要模式与我国法律的实践选择。[中财2017年研]
选项
答案
物权变动的模式主要包括: (1)基于民事法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 引起物权变动的原因中需重点注意民事法律行为,基于民事法律行为产生的物权变动,历来是民法学习的基础知识,也是重点知识。对于基于民事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可归纳为三种立法例: ①采意思主义立法例。意思主义,是指仅凭当事人的债权意思(如当事人达成合意),就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而不须以登记或交付为其成立或生效要件。该立法例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该法典第711条规定:“财产所有权,因继承、生前赠与、遗赠以及债的效果而取得或移转。” ②采形式主义立法例,又称物权形式主义。该立法例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它认为除了债权意思以外,当事人还必须履行登记或交付的法定方式,才能产生物权变动效力。 ③折中主义立法例。 a.对意思主义立法的折中。物权变动除需债权合意之外,还得以物权公示为要件,该观点不承认独立的物权行为。 b.对形式主义立法的折中。此立法例认可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但不认可其无因性。 ④我国《民法典》的体例。物权因民事法律行为而发生变动时,除了当事人之间须有债权合意外,还需另行登记或交付,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 (2)非基于民事法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 ①《民法典》第229条规定,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 ②《民法典》第230条规定,因继承取得物权的,自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 ③《民法典》第231条规定,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 ④在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中,在取得法院发出的权利移转证书时,即取得物权。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KN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价值50万元的彩电。合同约定,甲公司先预付20万元货款,其余30万元货款在提货后三个月内付清,并由丙公司提供连带保证担保,但未约定保证范围。提货一个月后,甲公司在征得乙公司同意后,将30万元债务转移给尚欠其30万元货款的丁公司。对此,丙公
请对“罪刑法定则法无溯及既往的效力”进行辨析。
某商店开展促销活动,部分商品打折销售,并在醒目处贴出“打折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的告示。试运用民法原理并结合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该告示加以评析。
有人认为:“在合同关系中,只要一方当事人将合同主体变更的事实通知另一方当事人,就会发生合同主体变更的法律效力。”请运用债的变更理论对该说法加以辨析。
我国在基于法律行为引发的物权变动上采取的立法模式是()。
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关于留置权的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表现为( )。
盗窃罪与侵占罪的主要区别是()。
(2019年真题)交通协管员甲以真实身份从多名请托人处收受巨额财物,后向与之关系密切的某交警“打招呼”,让其对请托人的违章行为减免处罚。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随机试题
信息传递方式回访包括()。
下列哪项是五因素传播模式的正确表述
患者,男,27岁。恶寒重,发热轻,头痛,鼻塞流清涕,周身疼痛,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治疗应首选()
盛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打算通过决议对公司章程进行修改,此项决议如何才能通过?()
(2018年)采用ε-NTU法进行有相变的换热器计算,若NTU相同,则逆流和顺流效能ε。
分段围堰导流,也称()。
背景某建设投资方对一国家大型能源建设工程项目是否进行投资建设进行了项目前期策划与研究。从投资安全的角度出发,投资方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形成以下共识:该项目市场投资前景很好,社会需求量大,也是国家积极支持的建设行业领域,项目投资成功的概率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下面句子中,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九月新生进校,我又看见许多父母的脸。送儿女来上学的以父亲居多,有些是父母同来,父母们本来千差万别的脸,个人化特征在此时得到淡化而呈现出相同的气质;劳碌、疲惫,初到异地的怯懦,和谨慎,以及惟恐儿女吃亏的心态。那样长而累人的旅途,那样繁琐耗人的手续,太能磨蚀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