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建筑桩基变刚度调平设计是指通过调整桩基础的( )从而改变基桩支承刚度分布,使建筑物沉降趋于均匀、承台内力降低的设计方法。
建筑桩基变刚度调平设计是指通过调整桩基础的( )从而改变基桩支承刚度分布,使建筑物沉降趋于均匀、承台内力降低的设计方法。
admin
2019-08-14
83
问题
建筑桩基变刚度调平设计是指通过调整桩基础的( )从而改变基桩支承刚度分布,使建筑物沉降趋于均匀、承台内力降低的设计方法。
选项
A、桩径
B、桩距
C、桩长
D、成桩工艺
答案
A,B,C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2.1.10条,应选A、B、C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pc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地下水绕过隔水帷幕向集水构筑物渗流,为计算流量和不同部位的水力梯度进行了流网分析,取某剖面划分流槽数N1=12个,等势线间隔数ND=15个,各流槽的流量和等势线间的水头差均相等,两个网格的流线平均距离bi与等势线平均距离li的比值均为1,总水头差△H=5.
某场地自0~4.0m为黏性土,4.0~10.0m为饱和砂土,10.0m以下为岩石,在5m、7m、和9m处分别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测得实测击数分别为8、11、18击,计算得到临界击数分别为12、14、16击,地下水位为2.0m,拟建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埋深为2
某场地由碳酸盐残积土组成,土层厚度25m,在场地中发育有单个土洞,土洞底板标高与基岩一致,洞体最大高度为0.8m,土体松散系数K=1.05,土洞有坍塌可能性,试按顶板坍塌自行填塞法计算,当基础埋深为1.2m时,荷载的影响深度不宜超过()。
某墙下条形扩展基础埋深1.5m,室内外高差0.45m,基础重度γG=20kN/m3,中心荷载组合值为700kP4/m,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N/m2,则基础底面宽度应为()m。
如图所示,某矩形承台尺寸为4m×6m,承台下设6根混凝土预制桩,边长为0.4m,桩长为10m,由静载试验测得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为1000kN,场地为均质黏性土场地,极限阻力标准值为300kPa,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计算复合基桩的竖向
某建筑场地中进行抽水试验,含水层为承压含水层,如图所示,隔水顶板厚8.0m,承压含水层厚12m,抽水井深11.0m,过滤器安置在井底,长3.0m,过滤器顶部紧接含水层顶板,抽水井直径为60cm。第一次降深为2.0m,稳定抽水量为422m3/d;第二次降深为
某场地为Ⅱ类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物自振周期为1.6s。则多遇地震条件下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某粉土地基进行了振冲法地基处理的施工图设计,采用振冲桩桩径1.2m,正三角形布置,桩中心距1.80m。经检测,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00kPa,单桩荷载试验结果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为450kPa,现场进行了三次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编号为Z1、Z2和Z3),
对取自同一土样的五个环刀试样按单线法分别加压,待压缩稳定后浸水,由此测得相应的湿陷系数δs见下表,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求得的湿陷起始压力最接近( )。
随机试题
泥层厚度过大时应分层开挖,铲斗挖泥船分层厚度一般不宜超过斗高()。
枚乘是西汉辞赋家,他的____________曾被誉为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作品。
A.茵陈蒿汤B.四君子汤C.鳖甲煎丸D.逍遥散E.一贯煎中医治疗慢性肝炎肝肾阴虚证的方剂是
A.含量不均匀B.硬度不够C.色斑D.裂片E.崩解迟缓干燥过程中,可溶性成分在颗粒之间迁移时,片剂会出现()。
甲某放在卧室的手提包中的1万元钱被乙某盗窃。为了达到报复乙某的目的,甲某向公安机关谎称被盗5万元,并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之前,指使丙某证明自己被盗5万元。甲某的行为:()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30%。( )
我国《保险法》规定,为了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支持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应按税前保费收入的()提取,专户存储
公司盈利支付的正确顺序是()。①优先股股息②债权人的本金和利息③普通股红利
儿童对学会使用的实物,能根据形状来概括,如区别耙和刷,而对不会使用的实物,则不能概括,这属于()。
AsSocrateswasamanofmuchdignity,withan______face,itwas______tosaywhetherhefeltinwardlygladthattheendhadfin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