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侦查人员在杀人案件现场收集到一封信和一张字条,信的内容与案件无关,但根据通信对方的姓名和地址查出了犯罪分子。字条的内容也与案件无关,但根据笔迹鉴定找到了字条的书写人,从而发现了犯罪分子。对于本案中的信件和字条属于何种证据种类,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侦查人员在杀人案件现场收集到一封信和一张字条,信的内容与案件无关,但根据通信对方的姓名和地址查出了犯罪分子。字条的内容也与案件无关,但根据笔迹鉴定找到了字条的书写人,从而发现了犯罪分子。对于本案中的信件和字条属于何种证据种类,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dmin
2017-03-07
51
问题
侦查人员在杀人案件现场收集到一封信和一张字条,信的内容与案件无关,但根据通信对方的姓名和地址查出了犯罪分子。字条的内容也与案件无关,但根据笔迹鉴定找到了字条的书写人,从而发现了犯罪分子。对于本案中的信件和字条属于何种证据种类,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选项
A、信件是物证,字条是物证
B、信件是物证,字条是书证
C、信件是书证,字条是物证
D、信件是书证,字条是书证
答案
C
解析
根据有关诉讼证据理论,物证是指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和痕迹,包括实物和痕迹两类,如指纹、脚印、笔迹、犯罪工具等。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画等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文件和其他物品。书证和物证有所不同的。书证是以其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起证明作用的,而物证则是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起证明作用的。一个记载着文字、符号、图画的物品,如果不是以其记载的内容,而是以其外部形态来证明案件事实,则该物品不是书证而是物证;一个物品不仅能以记载的内容证明案件事实,也能以外部形态证明案件事实时,则该物品既可以作为书证使用,又可以作为物证使用。本题中,根据信件上所记载的对方姓名和地址查出了犯罪嫌疑人,说明信件是通过其记载的内容起作用的,所以是书证。而字条,则是通过鉴定宇条上的字迹查出宇条的书写人从而为破案提供线索的,这里起作用的是其外部特征,所以是物证而不是书证了。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xy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因涉嫌特别重大的贿赂犯罪被立案侦查。羁押一个月后,被变更为监视居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关于抢劫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吴某为了某种且的想到监狱中生活一段时间,请求魏某诬告他诈骗,魏某同意并果真诬告吴某诈骗,吴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吕某因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自2014年1月底入狱后,吕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刑法规定,对吕某应如何处理?
赵某及其好友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成年后加入了打工的行列。2012年9月他们一行16人来到同城公司,成为一位农民工。到2013年12月,临近新年,他们一行人欲返乡过年,向老板讨要工钱。老板一直以各种理由拖欠不给,使他们一行人生活陷入困境。请回
关于海外投资保证制度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人民陪审员的产生方式。下列表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依据《关于人民法院受理涉及特权与豁免的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我国法院受理对在我国享有特权与豁免的主体起诉的民事案件,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下列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甲国人杰克来长沙后,委托中国人谭某代理其办理在中国的娱乐业务,双方没有就委托选择适用的法律,业务收入归入杰克在乙国的一信托基金,该信托当事人约定适用乙国法律。杰克认为,谭某在办理某项宣传时侵犯了其隐私权,两人之间的争议在中国某法院审理。依中国的相关法律,下
随机试题
简述幼儿园美育的意义。
下列哪种凝血因子不属于蛋白质()。
穿髓孔内由表及里依次为炎性、坏死渗出,炎性肉芽组织及新生的胶原纤维,有活性的散在炎细胞浸润的牙髓组织的变化见于
心脏压塞不会出现
甲、乙、丙、丁共同投资设立合伙企业,约定利润分配比例为4:3:2:1,现甲、乙退伙,丙、丁未就现有合伙企业利润约定新的比例。依照法律规定,现该合伙企业利润在丙丁之间如何分配?
关于刑法解释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卷二第1题)
某装饰装修工程的下列单项合同额中属于中型工程的是()万元。
专用会计核算软件也称为()。
某班的班干部在看到班上的同学违反纪律时,会将情况报告给老师。这体现出的高级情感是()。
给定资料l~3反映:湖北襄樊5名贫困大学生,因为在受助的一年多时间内没有任何“感恩”表示,被取消继续受资助资格。此事一经报道,评论纷至沓来,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这些贫困大学生懂得知恩图报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应该感恩;二是认为资助者资助的目的不应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