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试论法律意识对我国法律实践的作用。
试论法律意识对我国法律实践的作用。
admin
2022-10-18
51
问题
试论法律意识对我国法律实践的作用。
选项
答案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泛指人们对法律,特别是对本国现行法律的思想、观点、心理、知识或态度的总称。 (1)就法律意识与法治的关系而言,培养和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就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而言,它既渗透到法的制定和实施之中,成为法律调整全过程时刻不可脱离的因素;又可独立于法律调整,发挥社会意识形式所固有的思想教育作用,灌输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形态、价值观,普及法律知识、文化,为实现法律调整、实行法治创造良好的思想、心理条件。 (2)在法的制定中,法律意识起着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的作用。一个国家法律的形成和完善,归根结底取决于该国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同时也不能否认法律意识的作用。有正确的法律意识,是使客观需要转化为法律规范的重要条件。 (3)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执法和司法中正确适用法律的思想保证。在法律实施过程中,法律意识起到调整作用,使人们的行为与法律规范相协调。法律意识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将法律规范运用到具体问题、具体案件中,起着重要作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对法律精神实质的理解程度,并将直接关系到他们处理案件的正确与否。 (4)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全社会成员遵守法律的重要思想保证。如果公民不能正确地理解法律及其体现的价值观,就不可能自觉实施和遵守法律。法律意识能使人们的行为同现行法律的规定相符或者不相符,从而指引人们自觉遵守法律,并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5)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而社会成员较高的法律文化素养是法治国家的条件之一。就厉行法治、依法治国的需要来说,科学精神、权利观念、制度与规则意识等理性文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2A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选项中,属于防卫过当的情形是()。
我国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对象为()。
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认定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某晚,甲潜入乙家中行窃,被发现后携所窃赃物(价值900余元)逃跑,乙紧追不合。甲见杂货店旁有一辆未熄火的摩托车,车主丙正站在车旁吸烟,便骑上摩托车继续逃跑。次日,丙在街上发现自己的摩托车和甲,欲将甲扭送公安局,甲一拳将丙打伤,后经法医鉴定为轻伤。本案应当以
甲在商场金店发现柜台内放有一条重11克、价值2300元的纯金项链,与自己所戴的镀金项链样式相同。甲遂以挑选金项链为名,乘售货员乙不注意,用自己的镀金项链调换了上述纯金项链。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一般人格权的内容包括()。
1997年10月,章某因抢劫罪被逮捕。1998年2月,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5年,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起算时间是()。
甲公司是一家外贸公司,某日,其董事会作出决议:向乙公司采购办公用品一批,价值100万元。甲公司业务人员丙收悉决议内容之后立即驱车前往乙公司.谈判十分顺利,当日即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但是,上述决议却因出席董事人数不足而被撤销。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将乙的耳垂咬掉,但不影响其听力,则甲侵犯了乙的()。
人民法院处理相邻用水纠纷时,对有过错一方影响他方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应当责令其()。
随机试题
李某与王某签订了一个买卖一头耕牛的合同,约定由买受人王某在水田试用3天。根据已知的条件,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CT与X线照片比较,X线照片不易显示的病变是
患者,女,20岁。哮喘复发3天,有8年哮喘史,伴有轻度咳嗽,痰显泡沫状,量不多,诊断,支气管哮喘。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是()。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及其特征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司考.2010.1.5)
在未碾压成型的沥青路面上,压路机不得进行()。
某小企业采用《小企业会计制度》,10月31日相关账户的余额如下(单位:万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问题:结转本月销售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36万元,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以下属于管理岗位培训规范内容的是()。
中等收入陷阱指一个国家(由于某种优势)达到了一定收入水平,将停留在这个水平的情况。这个问题通常发生在发展中经济体发现自己卡在劳动力成本上涨和成本竞争力下降的中间,无法与高技能创新的先进经济体,或低收入低工资的经济体在制成品的廉价生产上相竞争。根据上述定义,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是
FinallythedirtroadinMainewasleadinghome.Thetiretouchedthefirstprofanityofpavement,andsubtlymyvacationbega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