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27-32(Z)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 假定,房屋集中在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首层G1=

admin2018-10-25  29

问题 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27-32(Z)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

假定,房屋集中在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首层G1=12000kN,G2-9=11200kN,G10=9250kN,结构考虑填充墙影响的基本自振周期T1=1.24s,结构阻尼比ξ=0.05。试问,采用底部剪力法估算时,该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选项 A、2410
B、2720
C、3620
D、4080

答案A

解析 由《抗规》5.2.1条,
Geq=(12000+8×11200+9250)×0.85=110850×0.85=94223kN
由《抗规》5.1.5条,
ξ=0.05,γ=0.9,η2=1.0,Tg=0.35,T1=1.24s==3.54Tg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位于《抗规》图5.1.5曲线下降段,
α1=×0.08=0.0256
FEK=0.0256×94223=2412kN,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水平地震作用底部剪力法的理解和掌握。
1.底部剪力法是结构抗震分析计算最为基本的方法,是早期结构抗震分析计算中使用较多的简化计算方法,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及普及,一般情况下,均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计算,但是底部剪力法在结构概念设计和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阶段的估算中也往往被采用,作为结构设计师应熟练掌握。
2.底部剪力法的使用条件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2条明确规定: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本题题设条件符合上述要求,考生只要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2.1条,即可顺利解答本题。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Qif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