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某市人民法院开始对民事裁判文书进行改革,在判决书的末尾增设“法条原文”、“告知申请执行权”等附件;在赡养、抚养、离婚等民事案件的判决书后,办案法官根据具体的案情,以通俗易懂、富有人情味的“法官后语”,从伦理、道德等方面对当事人进行点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某市人民法院开始对民事裁判文书进行改革,在判决书的末尾增设“法条原文”、“告知申请执行权”等附件;在赡养、抚养、离婚等民事案件的判决书后,办案法官根据具体的案情,以通俗易懂、富有人情味的“法官后语”,从伦理、道德等方面对当事人进行点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admin
2010-06-25
54
问题
某市人民法院开始对民事裁判文书进行改革,在判决书的末尾增设“法条原文”、“告知申请执行权”等附件;在赡养、抚养、离婚等民事案件的判决书后,办案法官根据具体的案情,以通俗易懂、富有人情味的“法官后语”,从伦理、道德等方面对当事人进行点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另有南方一县人民法院则尝试将合议庭成员评议案件的不同意见一并写入判决书,北方一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在对案件作出判决后,也“心绪难平、言辞恳切”地书写了一段判后语,使得当事人“相逢一笑泯恩仇”。
判决书到底应当怎样写?从法理学角度,谈谈你对各地法院的做法有何认识。
选项
答案
这些法院在判决书方面的做法值得肯定。(1)判决书是审判活动结束后,法官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作出的对事实的认定、对法律的适用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的法律文书。从这个意义上说,判决书是司法过程的体现,是国家司法权威的体现。判决书的可信性不仅仅甚至主要并不来源于国家的强制,更多的是依靠法官以中立、公正的立场作出的判决本身的法理正当性。(2)我国的诉讼模式带有强烈的职权主义特征,在判决书方面说理较少,法官不说清,当事人看不懂,也不愿自觉执行。这样的判决就影响了法律作用的发挥和法律目的的实现,既谈不上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也较差。(3)伴随着以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为主题的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写好讲明法律、讲清道理的判决书也成了司法改革的措施之一。一纸说理的判决书,表明了法官对当事人将纠纷诉诸法院解决之行动的尊重,表明了法官对将纸上的法律演绎为生活中的法律这个过程的谨慎,也使得判决书的可信度有了正当的保障。当然,不同的法官在处理不同的案件时,可以也应当作出符合案件个性特征的判决书。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fD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下列关于信息披露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
当冲突规范所援引的外国法的内容依照法律规定的方法仍不能查明时,我国法院通常的做法是什么?()
1997年3月,重庆市由四川省的一计划单列市变为直辖市之后,重庆直辖市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市、区、县的行政区域重新进行划分,在上述过程中,建立计划单列市、设立直辖市、扩大重庆市行政区域范围及改变重庆市所辖区县的范围的最终决定权,应分别由下列机关行使:()。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对不同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按照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所运用的法律,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正确的?()
法的规范作用主要有哪些?()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调整提单运输的国际公约?()
某市甲饮料厂生产一种“爽爽”牌的牛奶,在当地很受消费者喜爱,知名度极高,不久,乙清酒厂因清酒市场萧条,遂转而生产牛奶,它们开发出一种厂名、厂址均与“爽爽”牌牛奶不同,但其牛奶瓶形状,瓶贴票签的图样、色彩与“爽爽”牌牛奶极为相似。对此,下列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
随机试题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全生物快餐盒”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分解,________,________,这种“全生物快餐盒”解决了白色污染,也促进了环保产业的发展。①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
下列哪项是少阴热化证中“心烦不得眠”的病机
A.瘙痒症B.慢性单纯性苔藓C.湿疹D.夏季皮炎E.扁平苔藓以阵发性剧痒及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A、气上B、气下C、气缓D、气结E、气消喜则()
免疫耐受性的终止和破坏是自身免疫病发生的根本机制。()
采用发行债券方式筹集资金可以()。
划线更正法是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红线注销,然后在其上端用红字填写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并由记账人员加盖图章,以明确责任。()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企业投资资产成本的扣除方法有()。
职业枯竭是指人们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产生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职业枯竭状态的是( )
在工作中防止“过”或者“不及”的关键在于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