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某基层法院审判员小李的下列哪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某基层法院审判员小李的下列哪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admin
2009-03-14
83
问题
某基层法院审判员小李的下列哪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选项
A、对王大妈与刘老汉离婚一案,没有公开宣告判决书
B、宣告判决时,有时因为忙,没有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的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C、某案件定期宣判后,告知当事人10日内将送达判决书
D、没有告知离婚案件双方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才能另行结婚
答案
1,2,4,8
解析
《民事诉讼法》第10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第134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m2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专家观点:刑事诉讼法既有保障刑法实施的工具价值,又具有独立价值。在刑事诉讼中,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仅违反法定程序,侵犯人权,而且往往导致证据虚假,发生冤错案件。为此,《刑事诉讼法》及有关部门的解释或规定,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发挥了
案情:犯罪嫌疑人段某,1980年出生,甲市丁区人,自幼患有间歇性精神分裂症而辍学在社会上流浪,由于生活无着落便经常偷拿东西。2014年3月,段某窜至丁区一小区内行窃时被事主发现,遂用随身携带的刀子将事主刺成重伤夺路逃走。此案丁区检察院以抢劫罪起诉到丁区法院
案情:犯罪嫌疑人段某,1980年出生,甲市丁区人,自幼患有间歇性精神分裂症而辍学在社会上流浪,由于生活无着落便经常偷拿东西。2014年3月,段某窜至丁区一小区内行窃时被事主发现,遂用随身携带的刀子将事主刺成重伤夺路逃走。此案丁区检察院以抢劫罪起诉到丁区法院
甲、乙、丙、丁设立了宏达有限责任公司。甲以建设用地使用权认购出资500万元;乙以商标专用权认购出资600万元;丙以现金认购出资1000万元,但约定在公司成立2年内予以缴清;丁以一幅古画认购出资500万元。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因资金紧张向A银行贷款500万元
甲向乙借款500万元,丙提供了保证担保,丁提供了抵押担保。请根据民法原理、合同法、担保法回答下列问题:设甲、乙之间的借款合同为有效合同,甲将自己对乙的合同债务转让于己,且取得了乙的同意,并通知了丙、丁。到期,已无力偿还乙之债务,乙能否要求甲承
甲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其两个债权人乙、丙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其中乙公司对甲公司所享有的债权已过诉讼时效。法院依法受理后,指定快船律师事务所为管理人。管理人接受债权人的申报。下列四项债权均向管理人申报:①本应于1年后才到期的20万元借款;②戊公司对甲公
甲酗酒闹事将乙打伤,乡派出所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对甲拘留5日并罚款3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甲不服,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该处罚决定。县法院以治安管理处罚案件须经行政复议为由不予受理,甲遂口头向县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县公安局以未成立复议机构为由拒绝受理,并告知甲向
甲借给B县乙10万元,B县乙借给C县丙20万元,此两项借款均已届还款期限,甲急于用款,但经调查了解乙无力还款,便多次催促乙向丙索还欠款,乙置之不理。问:甲基于第1问中所指的权利,如果提起诉讼,如何确定乙和丙的诉讼地位?
拘传
随机试题
正常情况下,左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向左移()
男孩,12个月,因支气管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入院。近半天来出现烦躁、气急加重、尿少和青紫等症状。体检:呼吸60次/分,心率180次/分,心音低钝,肝肋下3.5cm。此时应考虑患儿合并
马蕨中毒的临床特征是()。
A.头后部B.前额部C.眉棱骨D.巅顶部E.头之两侧厥阴头痛的部位在
盾构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背景达海制药厂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由A单位实施工程总承包,其与某劳务公司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约定该劳务公司安排40名农民工做力工,进行基础地基处理和材料搬运工作。进场前进行了安全教育。地基工程结束后,准备工艺设备吊装作业,吊装方案详细可靠,
下面不属于一般准备金的计提基数的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
将一枚匀称的硬币独立地掷三次,记事件A=“正、反面都出现”;B=“正面最多出现一次”;C=“反面最多出现一次”,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HintsandTipstoSaveMoneyA)Spendless.Thisisnotoversimplifyingthebestwaytosavemoney!Itisessentialifyou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