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则》第7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合同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订立、晨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某县法院的法官在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时认为该合同内容违反了社会公德,因此判定该合同无效。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dmin2014-07-18  25

问题 《民法通则》第7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合同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订立、晨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某县法院的法官在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时认为该合同内容违反了社会公德,因此判定该合同无效。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8—卷一—54,多)

选项 A、法律、行政法规、社会公德都是法的渊源   
B、在本案审判中,法官的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   
C、判决的可接受性是法官在判案过程所考量的因素   
D、违反公共道德的民事行为也可能被法院判为无效,这说明在司法审判中,道德规范具有和法律规则同等的法律效力   

答案A,B,C

解析 法律渊源是指能够作为法律判断大前提的资料,分为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在中国,法的正式渊源主要是制定法,非正式渊源包括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社会思潮、习惯、乡规民约、社团规章、权威性法学著作、外国法,故选项A正确。   
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这是指法律解释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过程。人们创制并实施法律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这些目的又以某些基本的价值为基础。这些目的和价值就是法律解释所要探求的法律意旨。在法律解释的实践中,这些价值一般体现为宪法原则和其他法律的基本原则,故选项B正确。   
司法裁判结果的合理性包括具有可预测性和正当性。正当性,也称为可接受性,是指按照实质价值或某些道德考量,法律决定是正当的或正确的,故选项C正确。   
在司法审判中,道德规范可以作为法的非正式渊源,与作为正式渊源的法律规则,在效力上是不同的。道德规范只有得到法的认可,才可获得法的效力。也就是说,道德规范可能具有的法的效力完全来自于法的认可,而非与生俱来的,故选项D错误。本题答案为A、B、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sVy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