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晚清以降冗官现象的形成与原因。(复旦大学2016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简述晚清以降冗官现象的形成与原因。(复旦大学2016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admin
2018-01-12
94
问题
简述晚清以降冗官现象的形成与原因。(复旦大学2016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选项
答案
(一)晚清以来冗官现象是清政府面临的一大顽症。这种现象与当时的候补文官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候补文官属于官僚阶层的一部分,是清代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官考核期满以待缺候补身份直接在中央与地方从事工作,待出现空缺后予以递补。但晚清因官员数量与官缺存在较大的矛盾,现有的职位人不敷出,使很多试用期满的官员不能立即到任,只能在中央和地方候缺。在清代,候补文官始终存在。在清代前期,候补官员数量有限,冗官现象并不十分严重。但到了清代中期,即嘉庆、道光年间,因军需较大,朝廷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大量通过捐纳的方式售卖候补官职。到了咸丰年间,候补文官的数量进一步扩大,甚至出现越往后越严重的现象。在同治年间,江苏省出现了候补官员达到近千人,但空余职位仅数十人的严重现象。到了光绪、宣统年间,候补官员的数量达到顶峰。总体说来,从咸丰朝开始候补官员进入到数量大的持续高峰,体现了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向,直到清朝灭亡。 (二)原因。(1)开实官捐,政府公开售卖官职。咸丰朝以后,为了平定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筹措军费,清政府开始大量售卖官职,是造成大量冗官的原因之一。(2)保举以及滥举官员任职。晚清军事战争频繁,地方势力坐大,特别是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大量向朝廷保举官员。左宗棠在一次战争获胜后,一次性保举的人数达到2890人。(3)朝廷的分发、考核、甄别和致仕制度被破坏,使相关规定成为具文,出现了“漏斗现象”,即进入的官员多,而出来的官员少,造成进出比例严重失衡。 可见,候补文官群体数量庞大、素质降低对晚清政治产生的消极影响。这种冗官现象是当时社会反映强烈、官绅讨论最多和朝廷最感棘手的问题,清政府一直试图解决但未能如愿。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3ED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做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简述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专指()。
爱国主义教育、党和国家的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民主教育是属于德育的()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
新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学习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双基"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以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
对于转化“后进生”,李镇西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还他们本来应该拥有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这又必须从每一位“后进生”独特的精神需要入手。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水经过加热从液态变为气态可看作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其中,加热是引起质变的根本原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你一个很久没来往的远房亲戚突然送给你一张1000元的购物卡,你该怎么办?(2010年7月20日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公务员面试真题)
随机试题
螺旋CT数据采集的扫描方式为:
人工流产术的术中并发症不包括()
蒋某于1968年嫁给黄某,婚后夫妻关系较好。因双方未生育,收养一子。2002年,黄某与比自己小20多岁的妇女张某相识后,二人便一直在外租房同居生活。2007年,黄某患肝癌住院治疗,立下书面遗嘱,将其所得的住房补贴金、公积金、抚恤金和现金40000元赠与张某
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财务费用的是()。
某多层民用建筑的第二层为舞厅,建筑面积1200m2。该场所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防排烟系统,并按严重危险等级配置灭火器。若在该层设置3个灭火器设置点,每处设置干粉灭火器2具,则每具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应为()。
音程中的大三度加上小三度等于()。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SpeakerA:DoyouknowBeijingopera?SpeakerB:Ofcourse.【D5】______SpeakerA:CanyouintroduceBeijingoperatome?Iwant
Whatdodietingandenergypolicyhaveincommon?TheSnackWelleffect.Thenamecomesfromthosetastylittlecookiesthatar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