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为何不能同时确定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admin2018-08-29  21

问题 举例说明为何不能同时确定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选项

答案中介目标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变量之间的变量指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而最终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最终目标有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等。而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到最终目标的达到,必须经过许多中间环节,中央银行实际上不可能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而直接达到其最终的目标,而只能通过观测和控制它所能控制的一些具体的指标来影响实际的经济活动,从而间接地达到其最终目标。这些能为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和观测的指标就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标准有四个: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和抗干扰性。目前,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是应用比较广泛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但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不能同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原因如下: (1)根据货币供求分析的理论,对于利率和货币总量指标的政策控制,中央银行可以实现其中一个,但两者不能同时实现,是由于中央银行追求货币总量的指标意味着利率的波动;中央银行遵循利率指标会导致货币供给以及基础货币等准备金总量的波动。例如,当一国经济增长,资金需求旺盛,利率有上升压力。此时如果央行盯住利率则需要增发货币,以抵消利率上升压力,从而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反之若央行盯住货币供应量,则无法同时盯住利率。 (2)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特点逐渐突出,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逐渐减弱。在此情形下,央行究竞选择利率还是货币供应量作为本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取决于该国具体经济形势。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其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较强,但抗干扰性较弱,这是因为作为内生经济变量,利率的变动是顺周期的:经济繁荣时,利率因资金需求增加而上升;经济下滑时,利率随资金需求减少而下降。然而作为政策变量,利率与总需求也应沿着同一方向变动:经济繁荣时,为防止经济过热应提高利率;经济下滑时,为刺激经济复苏应降低利率。这样,政策和市场因素对利率的作用效果是叠加的,当利率发生变动时,中央银行往往很难量化货币政策和市场因素的作用效果,对货币政策的松紧也就无从掌握。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均较强。就抗干扰性来说,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作为内生变量是顺周期的,而作为政策变量是逆周期的,因此,政策性影响和非政策性影响不会相互混淆,抗干扰性也较强。但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全球金融一体化、金融监管政策的变化,使货币定义为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难度越来越大,其计量难度也逐渐加大,货币总量与最终目标的关系更难把握,也使货币乘数失去了以往的稳定性,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总量的控制能力。而在我国,金融创新程度并不深入,加之存贷款利率长期管制,被作为一种外生的货币政策工具来使用,利率市场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深化,因而我国仍然采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5Ea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