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因乙久拖房租不付,向法院起诉,要求乙支付半年房租6000元。在案件开庭审理前,甲提出书面材料,表示时间已过去1个月,乙应将房租增至7000元。关于法院对甲增加房租的要求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卷三第37题)
甲因乙久拖房租不付,向法院起诉,要求乙支付半年房租6000元。在案件开庭审理前,甲提出书面材料,表示时间已过去1个月,乙应将房租增至7000元。关于法院对甲增加房租的要求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卷三第37题)
admin
2021-08-03
41
问题
甲因乙久拖房租不付,向法院起诉,要求乙支付半年房租6000元。在案件开庭审理前,甲提出书面材料,表示时间已过去1个月,乙应将房租增至7000元。关于法院对甲增加房租的要求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卷三第37题)
选项
A、作为新的诉讼受理,合并审理
B、作为诉讼标的变更,另案审理
C、作为诉讼请求增加,继续审理
D、不予受理,告知甲可以另行起诉
答案
C
解析
诉讼标的是指当事人之间发生争执并要求法院作出裁判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本案的诉讼标的是房屋租赁法律关系,没有变更,所以B选项错误。在诉讼过程中,诉讼标的不允许任意变更。因为变更诉讼标的实际上是要求法院对一个新的民事法律关系进行裁判,本案的诉讼标的没有变更,所以对新增加的1000元租金就不能作为新的诉讼受理,所以A选项错误。
本题的诉讼请求是甲要求乙支付6000元租金,在不变更诉讼标的前提下,原告在诉讼中享有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权利,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的,法院继续审理案件,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TU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欠乙20万元到期无力偿还,其父病故后遗有价值15万元的住房1套,甲为唯一继承人。乙得知后与甲联系,希望以房抵债。甲便对好友丙说:“反正这房子我继承了也要拿去抵债,不如送给你算了。”二人遂订立赠与协议。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06年司考.卷三.
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借款协议,借款金额500万元,月利率20%,期限为2000年1月5日至7月5日。A公司请C公司担保,C公司出具担保书规定:借款人到期不还,担保人负责清偿,担保期至借款人全部本息还清时止。事后A公司无力偿还,B公司于2001年9月5日
1998年2月1日,甲与乙订立一份借款合同,约定甲借给乙5万元,乙于2000年4月至6月间还款付息。丙与甲订立一份保证合同,约定丙对乙履行债务承担保证责任。如果约定丙承担一般保证责任,保证期间自2000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乙不履行债务,甲在保证期
李某称:若其侄子(现年八岁,已上小学二年级)在期末考试中获得班级第一,即赠与其电脑一台,其侄子欣然同意。但学期末其侄子获班级第一时,李某表示,该电脑自己正在使用,不愿再将之赠给他人,则()。
公民死亡后,民事权利能力消灭,但仍受保护的权利包括()。
甲用其拾得的乙的身份证在丙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致使乙的姓名被列入银行不良信用记录名单。经查,丙银行在办理发放信用卡之前,曾通过甲在该行留下的乙的电话(实为甲的电话)核实乙是否申请办理了信用卡。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甲幼时父母离婚,随母乙生活,当其年满18岁时,征得乙的同意,到户籍登记机关改随母姓。其父丙得知后,坚决不同意,托熟人到户籍机关将甲的姓名又改回,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何种权利?()
依据我国《海商法》和《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关于船舶物权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司考.2013.3.33)
下列的哪项海事请求不具有船舶优先权?()
随机试题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检测,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次。
关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接桩方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各种账簿应按页次顺序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如果发生跳行、隔页,应当将空行、空页划线注销,或者注明“此行空白”、“此页空白”字样,并由记账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学制是________。
2013年,重庆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突破3000亿大关,达3012.78亿元,同比增长20.1%,较一季度回落5.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7.6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截至12月月底,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26251.89万平方米,同比增
一些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除了地理______、生存环境恶劣,其实背后也存在_______的贫困。这种贫困既包括不能________地享受社保、教育、公共设施等,也包括土地、财产权益的诸多限制。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下列关于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区别的表述,错误的是()。
(1)x∈[一1,0](2)
为宣传变法维新,康有为曾先后7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1895年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的()
在关系书(书名、作者姓名、作者电话)中,主键是( )。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