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案情:甲男与乙男于2004年7月28日共谋入室抢劫某中学暑假留守女教师丙的财物。7月30日晚,乙在该中学校园外望风,甲翻院墙进入校园内。甲持水果刀闯入丙居住的房间后,发现房间内除有简易书桌、单人床、炊具、餐具外,没有其他贵重财物,便以水果刀相威胁,喝令丙摘
案情:甲男与乙男于2004年7月28日共谋入室抢劫某中学暑假留守女教师丙的财物。7月30日晚,乙在该中学校园外望风,甲翻院墙进入校园内。甲持水果刀闯入丙居住的房间后,发现房间内除有简易书桌、单人床、炊具、餐具外,没有其他贵重财物,便以水果刀相威胁,喝令丙摘
admin
2014-07-01
41
问题
案情:甲男与乙男于2004年7月28日共谋入室抢劫某中学暑假留守女教师丙的财物。7月30日晚,乙在该中学校园外望风,甲翻院墙进入校园内。甲持水果刀闯入丙居住的房间后,发现房间内除有简易书桌、单人床、炊具、餐具外,没有其他贵重财物,便以水果刀相威胁,喝令丙摘下手表(价值2100元)给自己。丙一边摘手表一边说:“我是老师,不能没有手表。你拿走其他东西都可以,只要不抢走我的手表就行。”甲立即将刀装入自己的口袋,然后对丙说:“好吧,我不抢你的手表,也不拿走其他东西,让我看看你脱光衣服的样子我就走。”丙不同意,甲又以刀相威胁,逼迫丙脱光衣服,丙一边顺手将已摘下的手表放在桌子上,一边流着泪脱完衣服。甲不顾丙的反抗强行摸了丙的乳房后对丙说:“好吧,你可以穿上衣服了。”在丙背对着甲穿衣服时,甲乘机将丙放在桌上的手表拿走。甲逃出校园后与乙碰头,乙问抢了什么东西,甲说就抢了一只手表。甲将手表交给乙出卖,乙以1000元价格卖给他人后,甲与乙各分得500元。
问题:
请根据刑法规定与刑法原理,对本案进行全面分析。
选项
答案
(一) 关于甲和乙的行为 1.甲、乙构成抢劫罪共犯。 因二人有抢劫的共同故意和抢劫的共同行为。甲、乙的抢劫属于入户抢劫,因为丙的房间属于其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由于乙与甲共谋入户,甲事实上也实施了入户抢劫行为,所以乙虽没有入户,对乙也应适用入户抢劫的法定刑。 综合本案主客观方面的事实,可以认定甲为主犯,乙为从犯,对于从犯乙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甲、乙虽构成抢劫罪共犯,但二人的犯罪形态不同: (1) 甲的抢劫属于犯罪中止。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甲完全能够达到抢劫既遂,但他自动放弃了抢劫行为;由于抢劫中止行为没有造成任何损害,所以,对于甲的抢劫中止,应当免除处罚。 (2) 乙的抢劫属于犯罪未遂。一方面,不能因为甲事实上取得了手表,就认定乙抢劫既遂,因为该手表并非甲抢劫既遂所得的财物;另一方面,乙并没有自动放弃自己的抢劫行为,甲的中止行为对于乙来说,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根据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乙,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 关于甲的行为 1.甲逼迫丙脱光衣服并猥亵丙的行为,成立强制猥亵妇女罪。 2.甲乘机拿走丙手表的行为,成立盗窃罪。因为拿走手表的行为完全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拿走手表已不属于抢劫罪中的强取财物的行为,即不属于因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压制或足以压制了被害人反抗而取得手表的情形。所以,不能将取得手表的事实评价在抢劫罪中,而应另认定为盗窃罪。 (三) 关于乙的行为 1.乙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乙客观上为甲盗窃手表起到了一定作用(望风),但乙并不明知甲会盗窃财物,所以,乙并不与甲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2.基于同样的理由,乙的行为也不成立强制猥亵妇女罪的共犯。 3.乙将手表卖与他人的行为不成立销售赃物罪。销售赃物罪是指代为销售他人犯罪所得的赃物,对于销售自己犯罪所得的赃物的行为并不成立销售赃物罪。乙虽在事实上销售了甲盗窃所得的财物,但乙是误以为该手表为与甲共谋抢劫所得的财物,并不知道手表是甲单独犯罪所得的财物,所以,乙没有代为销售他人犯罪所得赃物的故意,不成立销售赃物罪。
解析
(一) 关于甲和乙的行为
1.《刑法》第263条对抢劫罪的认定与处罚做出了明确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关于入户抢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又做出了详尽的解释:“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对于入户盗窃,因被发现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因此,结合本案情形,甲、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且对二人都适用入户抢劫的法定刑。
另外,对共犯人进行分类并规定相应的处罚原则,有利于正确处理共同犯罪。为此,我国刑法规定了主犯、从犯、胁从犯与教唆犯。关于主犯和从犯,根据《刑法》第26条第1款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根据《刑法》第27条第1款的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结合本案主客观方面的事实,可认定甲为主犯,乙为从犯。在处罚上,对乙应依照《刑法》第27条第 2款的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进行处理。
2.关于甲、乙的犯罪形态。故意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出现结局所呈现的状态,即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
基于以上认识,应把甲、乙二人的犯罪形态在量刑时考虑进去。其法定依据分别为《刑法》第24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第23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 关于甲的行为
1.甲单独成立强制猥亵妇女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妇女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和名誉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或者侮辱妇女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
2.甲单独成立盗窃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三) 关于乙的行为
1.乙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虽然甲的盗窃行为是在乙的“望风”行为辅助下完成的,但乙和甲没有盗窃的共同犯意。
2.乙的行为不成立强制猥亵妇女罪,解析同上。
3.乙出卖手表的行为不成立销售脏物罪,其原因在于,销售脏物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脏物而代为销售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表现为代为销售他人脏物的行为。行为对象是他人犯罪所得赃物,即他人用犯罪手段获得的钱款或财物。行为人销售自己犯罪所得脏物的,不是刑法上独立意义的犯罪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是犯罪手段获得的钱财而仍然代为销售。行为人可以在行为前明知,也可以在行为过程中明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W6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主观题试卷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主观题试卷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不同的设计思想,工作设计的方法主要有:()。
公司的缺点主要表现在:()。
()是指决策方案未来的自然状态不能预先确定,可能有几种状态,但依据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可能性可以作出客观估计。
航空运输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它与海洋运输、铁路运输相比,运行速度快、货运质量高,且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货物中途破损率小,适宜运送急需物资、鲜活商品、精密仪器等。()
市场机制完全可以解决公正的收人分配问题。()
某公司1997年年末资产总额为120000元,流动负债总额为6000元,长期负债总额为20000元,所有者权益总额94000元;本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00元,净利润25000元。那么该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为()。
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替代品的威胁是一种力量,决定替代品压力的因素不包括:()。
某投资项目的原始投资额为100万元,预计有效年限为6年,预计各年的现金净流量分别为20万元、30万元、40万元、50万元、30万元、10万元。假设每年的现金净流量在各月的分布是均衡的,则该项目的回收期为()年。
某码头建设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投票决定进入地铁建设领域发展的决策,属于()。(2010年单项选择第8题)
企业组织机构调整前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根据有关部门综合各方面的信息,你认为目前企业应采取什么样的营销策略()。
随机试题
某数据终端设备要求线路环阻不大于500Ω,则在线径为0.5mm的市话电缆上的最大传输距离约为()km。
《双桅船》的作者舒婷属于【】
金刚烷胺能特异性抑制的病毒是
下列关于M型超声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下列关于存货计价的加权平均法,说法正确的是()。
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命题由()最先提出。
一个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此次百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采取罕见的联名形式呼吁绿色和平组织停止反对转基因,尤其是停止对转基因“黄金大米”的反对,显然是在深受非对称争论困扰的情况下,所不得不采取的激烈措施,或许因为意识到转基因话题的敏感和复杂,科学家们在表达解决态度的同时,在策略上也做了精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