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2015年第36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925年,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十月十五日丁祭过后的第二天,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子路、子贡三位在上海的文庙里吃着冷肉的时候,有四位年轻的大班抬了一乘朱红漆的四轿,一直闯进庙来,
(2015年第36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925年,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十月十五日丁祭过后的第二天,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子路、子贡三位在上海的文庙里吃着冷肉的时候,有四位年轻的大班抬了一乘朱红漆的四轿,一直闯进庙来,
admin
2019-01-25
59
问题
(2015年第36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925年,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十月十五日丁祭过后的第二天,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子路、子贡三位在上海的文庙里吃着冷肉的时候,有四位年轻的大班抬了一乘朱红漆的四轿,一直闯进庙来,里面走出一位脸如螃蟹,胡须满腮的西洋人来.原来这位胡子螃蟹脸就是马克思。
孔子一见来的是马克思,他便禁不得惊喜着叫出:啊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呀!你来到敝庙来.有什么见教呢?
马克思说:我是特为领教而来,我们的主义已经传到你们中国,我希望在你们中国能够实现,但是近来有些人说,我的主义和你的思想不同,所以在你的思想普遍着的中国,我的主义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因此我便来直接领教你:究竟你的思想是怎么样?和我的主义怎样不同?
孔子说:难得你今天亲自到了我这里来,太匆促了,不好请你演讲,至少请你作一番谈话罢。你的理想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马克思说:我的理想的世界,是我们生存在这里面,万人要能和一人一样自由平等地发展他们的才能,人人都各能尽力做事而不望报酬,人人都各能得生活的保障而无饥寒的忧虑.这就是我所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
孔子说: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你请让我背一段我的旧文章给你听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不是和你的理想完全一致的吗?
马克思说我的理想和有些空想家不同,我的理想不是虚构出来的,也并不是一步可以跳到的。我们先从历史上证明社会的产业有逐渐增值之可能.其次是逐渐增值的财产逐渐集中于少数人之手中,于是使社会生出贫乏病来.社会上的争斗便永无宁日。
孔子说:我从前也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呀!
孔子的话还没有十分钟落脚,马克思早反对起来了:不对,不对!你和我的见解终竟是两样,我是患寡且患不均,患贫且患不安的,你要晓得,寡了便不均起来,贫了便是不安的根本。所以我对于私产的集中虽是反对,对于产业的增值却不惟不敢反对,而且还极力提倡,所以我们一方面用莫大的力量去剥夺私人的财产.而同时也要以莫大的力量来增值社会的产业。
孔子说:尊重物质本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洪范八政食货为先,管子也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的思想乃至我国的传统思想,根本和你一样,总要先把产业提高起来,然后才来均分。
马克思到此才感叹起来: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遥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一致的,怎么有人曾说我的思想和你的不合,和你们中国的国情不合,不能施行于中国呢?
摘编自郭沫若《马克思进文庙》
(1)“马克思进文庙”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如何理解孔子与马克思对话中谈到的他们之间思想上的“不同”与“一致”?
选项
答案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出现了要不要马克思主义以及以什么主义改造中国的争论。马克思主义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潮流进行了斗争.进一步扩大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中国先进分子经过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在一些具体主张上有差别,但两者并不是对立的,两者都为中国社会所需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一些具体主张上有相通之处,这是先进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历史时间阶段史实的把握。第一问,从文章发表的时代背景和材料中“我们的主义已经传到你们中国”。可知考查的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的知识点。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问的“历史背景"同时横向考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第二问考查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的相容性和不同之处。
第一问,可以从在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艰难探索的角度着手,近代以来,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的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都未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进而链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第四章内容.尤其是“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相关考点进行回答。
第二问,通过分析孔子与马克思的对话,考生可以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的相容性和不同之处.尤其是文章强调的相通之处着眼。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与孔子在某些方面观点的相通,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有了一定的思想基础。考生要意识到,材料讲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意在指引考生回答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j64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
爱国主义包含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只有做到爱国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其中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指的是
我国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是()
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在自然界中,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因果规律的一切形式都是从主观意向当中产生的”。这种观点是
抗战胜利之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曾经提出过“中间道路”。所谓中间道路,指的是()
1919年5月,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写了一篇文章,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历史使命的法律制度是()
随机试题
Wehaveseenthatthemerephoneticframeworkofspeechdoesnotconstitutetheinnerfactoflanguageandthatthesinglesound
患者,男,64岁,上班时突起持续性左胸痛2h,急查心电图示TV1-4明显高尖,P110/min,室性期前收缩8/min,为安全将患者转送某医院急救,以下各项措施最为重要的是
正常情况下,每个月依照法定程序延长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
一、注意事项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二、给定资料1.节日过后,随着子女们陆续离开父母身边,一个令人难以忽视的问题浮现在人们视野之中:空巢老人。所谓空巢,即“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
变迁是指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产生较大的改变或位移、变动或更替,与之前的情形完全不同。下列情形中,与定义相符合的是()
剥夺人的快速眼动睡眠后,让其重新入睡,其快速眼动睡眠通常会()(2016.6)
以下有关数组定义的语句序列中,错误的是______。
HelenKeller,aworld-famousauthorandpublicspeakersufferedfromastrange【B1】______whenshewasonly19monthsold.Itmad
BanksinShanghaialsoopenfrom9a.m.-5/6p.m.UPScanprovideserviceby______.
A、Itpreventsthemfrombecomingoverweight.B、Itremovesworriesandunhappiness.C、Itprotectsthemfromillnesses.D、Itcanh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