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絪缊之气聚而生人物,人物死而散为气,其清者重返于太虚。聚散、生死是自然变化的必有之几。气聚为人而可见,这是“明”;人物死散而不可见,这是“幽”。从生到死,是从“明”转变为“幽”,而不是从“有”消灭为“无”。然而,人的善恶对“生”有何意义,对“死”有何意

admin2008-04-12  19

问题 太虚絪缊之气聚而生人物,人物死而散为气,其清者重返于太虚。聚散、生死是自然变化的必有之几。气聚为人而可见,这是“明”;人物死散而不可见,这是“幽”。从生到死,是从“明”转变为“幽”,而不是从“有”消灭为“无”。然而,人的善恶对“生”有何意义,对“死”有何意义?存神尽性,全归其所生之本体。这就是君子对死的意义的追求。气有聚散,人有死生,这是自然变化的法则,也是永恒的势运,决无停止之时。生死聚散有自己的规则,人对于气化聚散生死的过程是无所作为的,人所能够做的,就是顺其自然,而无所恐惧留恋,非但如此,还要尽力于心性的修养。至诚的修养才能使自己与太虚2因组保持一致,存神的修养才能使自己与太虚神化的良能一致。人并不是在死后便可自然地“全归”其所生的本体,“全归”实是“存神”修养的结果。须要知道,人生在世时的善或恶,在人死之后,依其类而归散为气。善气和恶气各依其类而散,善气散归人善气类中,恶气散归入恶气类中,互不混淆。恶气以客感杂滞遗留天地两间,人就无法“全而归之”于太虚本体了。人如果不能知生知死,不能对生命的根源与死亡的归宿有完整的了解,那就不能了解善恶的意义,不能理解为善去恶是人性固有的当然,进而会认为善恶的分别没有意义。原始反终,“善”是本性所固有的,“为善”是我们天生的责任。生命是真实的,死亡并不可怕。人,要以善生善死来承担起他保持和净化太虚絪缊及天地两间的责任!
                 ——本文是王船山对生死与善恶的关系的基本看法。改编自陈来《王船山<正蒙注>的终极关怀》
由文义可知,(      )的做法不符合“存神尽性”的要求。

选项 A、悬壶济世,治病救人
B、见贤思齐,过而能改
C、出悌入孝,敬业乐群
D、大智若愚,安常处顺

答案D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kw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