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曾颁布谕旨,专论书生气: 朕阅奏章,每有“书生不能胜任”及“书气未除”等语。夫读书所以致用,凡修己治人之道,事君居官之理,备载于书。人不知书,则生心害政,有不可救药者。若州县官果足以当“书生”二字,行宽和惠爱之政,任一邑,则一邑受其福;莅一郡

admin2018-03-06  7

问题 乾隆帝曾颁布谕旨,专论书生气:
    朕阅奏章,每有“书生不能胜任”及“书气未除”等语。夫读书所以致用,凡修己治人之道,事君居官之理,备载于书。人不知书,则生心害政,有不可救药者。若州县官果足以当“书生”二字,行宽和惠爱之政,任一邑,则一邑受其福;莅一郡,则一郡蒙其休。朕惟恐人不足当书生之称,安得以书生相戒乎!朕自幼读书宫中,讲诵二十年,未尝少辍,实一书生也。王公大臣为朕所倚任,朝夕左右者亦皆书生也。若指迂谬疏庸者为书生,以相诟病,正伊不知书所致,而书岂任其咎哉!
    这一段谕旨,乾隆帝意在___________。

选项 A、说明读书明理对行政、处事的意义
B、说明不读书的危害
C、指出以“书生气”相诟病者,正在其不知书
D、希望官员能知书爱民

答案C

解析 文段首句指出乾隆帝所写内容讨论的话题为“书生气”,紧接着具体说明乾隆帝在批阅奏章时,总会出现以书生气相诟病的言论,乾隆帝针对此言论分别阐述了读书明理对于处事行政的意义,以及不读书的害处,并说明若州县官为“书生”所能起到的积极意义。后文乾隆帝从自身出发,强调讥讽书生迂腐、嘲笑书呆子气的观念是因为其不知书,文段围绕“书生气”这一话题展开,意在说明“书生气”并非坏事,以“书生气”相诟病的人,正因为他们不懂读书,对应 C 项。A、B 两项均偏离文段论述核心话题“书生气”,且两项所涉及内容为解释说明,意在引出以“书生气”相诟病的人不知书的观点,非重点,排除;D 项,“希望官员能知书爱民”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且偏离文段核心话题“书生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mmY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