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比较分析国共持久战方针。(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比较分析国共持久战方针。(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admin
2017-09-01
61
问题
比较分析国共持久战方针。(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选项
答案
(一)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抗日战略方针是“持久消耗战”,共产党的抗日战略方针是“持久战”。(1)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朱德、周恩来等先后撰文加以论述。1938年5—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持久战的基本理论,并从分析中日战争的基本特点人手,指出了战争的持久性。(2)国民党的持久战略形成于1937年。七七事变后,通过对日本侵华策略方针的分析和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比较,国民党政府制定了“全面抗战,采取持久消耗战略”的基本战略方针。其基本思想是:依靠现有军队,多线设防,节节抵抗,在持久消耗作战中,消耗日军有生力量,拖延战争,以待国际列强的干涉,求得战胜敌人。 (二)国共两党在抗战时期都确立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两者对抗日战争的长期性的认识是一致的。但是,两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主张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阶段划分上看,共产党坚持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阶段论;国民党承认战略防御和战略反攻,否认战略相持阶段的存在。从具体的战略战术上看,共产党主张以外线速决的进攻来实现战略持久,国民党则实行内线持久的阵地防御战来与敌人拼消耗。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7H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怛罗斯之战(南京大学2001年综合卷真题)
神策军(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
南衙北司之争(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中国古代史真题)
安史之乱(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中国通史真题)
魏晋玄学(西北大学2011年思想史复试真题;西北大学2013年专门史真题)
僧祗户与寺户(北京大学1986年中国史真题)
侨置(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北京史复试真题;北京大学2013年中国史真题)
侯景之乱(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中国通史真题)
高平陵事变(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北京史复试真题;南京大学201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
平定南中(北京大学1986年中国史真题)
随机试题
“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内脏性腹痛的特点是
下述财产的抵押,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发生效力的是:()
下列关于工程项目沟通的有关讨论中,正确的是()。
物流系统的稳定与采用的控制原理有关。推进控制原理的特点是()。
婴幼儿应多吃蛋、奶等食物,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以防止因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健康脱贫工程的实施意见》要求着力构建“两降四提一兜底”的综合保障体系,其中“一兜底”是指贫困人口通过()等综合补偿后,再扣除个人年度自付费用,剩余部分合规医药费用实行政府兜底保障。
下列关于裸眼3D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软件详细设计生产的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图是()。
A、 B、 C、 D、 E、 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