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张某故意伤害一案,被害人李某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审判决张某有期徒刑5年,赔偿李某2000元。李某认为赔偿数额太少了,在上诉期内提出上诉。对此,请回答第(1)一(2)题。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张某故意伤害一案,被害人李某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审判决张某有期徒刑5年,赔偿李某2000元。李某认为赔偿数额太少了,在上诉期内提出上诉。对此,请回答第(1)一(2)题。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dmin
2015-05-04
82
问题
张某故意伤害一案,被害人李某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审判决张某有期徒刑5年,赔偿李某2000元。李某认为赔偿数额太少了,在上诉期内提出上诉。对此,请回答第(1)一(2)题。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选项
A、二审法院不仅要审查一审判决的民事部分,还要审查刑事部分
B、一审判决的刑事部分,在上诉期满就发生法律效力
C、在第二审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审结前,张某可以暂缓送监执行
D、如果发现一审判决的刑事部分有错误,应对该刑事部分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
答案
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第二审审理程序。《刑诉解释》第313条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只有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经审查,第一审判决的刑事部分并无不当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只需就附带民事部分作出处理;第一审判决的附带民事部分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应当以刑事附带民事裁定维持原判,驳回上诉。”故A正确。《刑诉解释》第314条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只有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上诉的,第一审刑事部分的判决在上诉期满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应当送监执行的第一审刑事被告人是第二审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在第二审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审结前,可以暂缓送监执行。”故B、C正确。《刑诉解释》第331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对附带民事部分提出上诉,刑事部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发现第一审判决、裁定中的刑事部分确有错误的,应当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刑事部分进行再审,并将附带民事部分与刑事部分一并审理。”故D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9N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的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多长时间提起仲裁?()
王某因盗窃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罚执行1年以后,王某以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为由,申请暂予监外执行,请根据本案情况回答下列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下列纠纷中,当事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有:()
张某因被李某打成轻伤而到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人李某因意外事故不幸去世,受理该案的人民法院该如何处理?
甲厂状告某市环保局违法乱收费一案,经过二审判决胜诉,甲厂在接到判决书后请求该市环保局退还罚款2万元,但是环保局迟迟不予答复。关于该厂的下列做法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在抗诉期内要求撤回抗诉和在抗诉期满后要求撤回抗诉的案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些?
张某盗窃价值15000元的财物后逃到外地,因害怕从重处罚,就向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写了一封信,如实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物藏匿地点,张某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张某的行为属于:( )
某村村长李某见其妻与邻居王某(女)扭打在一起,遂将王某拖回王的娘家(与王某同村),王某骂李某是流氓。一周后,王某与其弟弟一块到派出所控告李某利用职权强奸她,后经公安机关调查,王某与其弟弟的控告纯属虚构。王某与其弟弟的行为构成______。
赵某因有盗窃行为被县公安局处以罚款100元,赵某不服,向市公安局提起行政复议。市公安局复议后决定对赵某加重处罚,决定拘留15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改革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意义是什么?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
有关血栓的论述,错误的是
不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药物是
3~6个月佝偻病患儿多见的骨骼改变是()。
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在行使其职权的过程中,由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并造成其名誉权受到损害的,受害人在下列哪些情形下有权要求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要求赔礼道歉?
负债是现在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现有义务。()(20.2)
公安机关实施拘留后,必须在24小时以内,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朱雀桥边、乌衣巷口________历史的沧桑无言。繁华落寞间,多少亭台楼榭在历史的烟雨中________。后世之人在秦淮河的粼粼碎影中________,缅怀着六朝淡去的风景,寄托着平凡的生命个体对国家前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最适宜的解释是()。(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