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乙因琐事发生纠纷,甲将乙打成轻微伤,乙将甲打成轻微伤。公安机关对甲作出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对乙处以行政拘留10天的行政处罚。乙对公安机关对甲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经复议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甲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关于本案,正确的说法是:( )
甲乙因琐事发生纠纷,甲将乙打成轻微伤,乙将甲打成轻微伤。公安机关对甲作出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对乙处以行政拘留10天的行政处罚。乙对公安机关对甲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经复议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甲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关于本案,正确的说法是:( )
admin
2009-04-23
35
问题
甲乙因琐事发生纠纷,甲将乙打成轻微伤,乙将甲打成轻微伤。公安机关对甲作出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对乙处以行政拘留10天的行政处罚。乙对公安机关对甲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经复议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甲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关于本案,正确的说法是:( )
选项
A、甲有权对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B、人民法院有权变更公安局对甲的处罚
C、作为被告的公安机关有权提起反诉
D、如果甲对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乙也对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则甲、乙均为二审的卜诉人
答案
1,2,8
解析
《行政诉讼法》第27条规定:“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4条第2款规定:“第三人有权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主张,对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有权提起上诉。”据此,A正确。《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判决:……(四)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据此,B正确。注意此项是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唯一可以做变更判决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4条第2款规定:“第三人有权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主张,对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有权提起上诉。”据此,D正确。在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被告是恒定的,只能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据此,C的说法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BJ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法律规定,下列哪些个人所得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
某法院在审理一行政案件中认为某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何者为正确?
王检察官在市检察院任职,今年他的哥哥的儿子从国外留学回来,并有幸进入市检察院工作,那么他们俩不得同时担任下列职务:
关于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专家小组程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哪几项?
中国甲公司与美国美利公司签订了一份出口红枣的合同,合同约定货物品质为三级,信用证支付。交货时甲公司因库存三级红枣缺货,便改装二级红枣,并在发票上注明货品二级,货款仍按原定三级货价格计收。在办理议付时,银行认为发票注明该批货物的品级与信用证规定的三级品质不符
关于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下面表述中正确的有:
李某出版一本书,稿酬所得为3万元,未按照法律的规定缴纳税款,在其收到税务机关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的期限届满后,仍然拖欠税款1500元。税务机关对此采取的下列做法中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有哪些?
下列关于外国法人的行为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哪几项?()
根据《联合国宪章》,对于秘书长的选举程序,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某银行严重违反法律规定,从事未经批准或者未备案的业务活动,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责令停业整顿,还可以区别不同情形,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随机试题
男性,60岁。以干咳、无力、活动后气促、体重明显减轻6个月入院。体检:呼吸28次/min,两肺底可闻及吸气末期Velcro啰音,有杵状指(趾)。胸部X线:两肺中下野弥漫性网格小结节状浸润影;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弥散量减少。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当乳胶凝集试验检测结果被判断为龋活性显著时,提示菌数为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水中的细菌总数不得超过
A.栓剂B.合剂C.糖浆剂D.胶囊剂E.露剂
久期是用来衡量固定收益产品对()的敏感性指标。
某县法院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中,为查明案件事实,对一当事人的信件进行拆检,弄清了案情并作出了判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米兰敕令》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ScientistsWeighOptionsforRebuildingNewOrleansAsexpertsponderhowbesttorebuildthedevastated(毁坏)city,onequesti
我国现有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大多在农村,局部地区正面临集中发病和死亡的高峰。从艾滋病病毒传播和流行的规律看,我国艾滋病疫情已经处在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数量已居亚洲第二位。特别是近年来艾滋病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