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明史·刑法志一》:“建文帝即位,谕刑官曰:‘《大明律》,皇祖所亲定,命朕细阅,较前代往往加重。盖刑乱国之典,非百世通行之道也。’” 《明史·刑法志二》:“盖太祖用重典以惩一时,而酌中制以垂后世,故猛烈之治,宽仁之诏,相辅而行,未尝偏废也。”
《明史·刑法志一》:“建文帝即位,谕刑官曰:‘《大明律》,皇祖所亲定,命朕细阅,较前代往往加重。盖刑乱国之典,非百世通行之道也。’” 《明史·刑法志二》:“盖太祖用重典以惩一时,而酌中制以垂后世,故猛烈之治,宽仁之诏,相辅而行,未尝偏废也。”
admin
2021-01-06
102
问题
《明史·刑法志一》:“建文帝即位,谕刑官曰:‘《大明律》,皇祖所亲定,命朕细阅,较前代往往加重。盖刑乱国之典,非百世通行之道也。’” 《明史·刑法志二》:“盖太祖用重典以惩一时,而酌中制以垂后世,故猛烈之治,宽仁之诏,相辅而行,未尝偏废也。” 问题:
这两段文字说明了什么立法宗旨?
选项
答案
明太祖朱元璋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刑乱国用重典”的立法指导思想。在该立法思想的指导下制定的《大明律》,比前代法典规定的刑罚要重得多,以此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刑罚的威慑力。 不过,朱元璋很清楚,前代制定的法典如果过重,后代势必更重。因此,他告诫建文帝,刑乱国用重典并非通行的做法,但在专制主义日益强化的情况下,刑罚势必加重,从而导致明朝中后期乱用重典,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反抗。 明太祖在强调刑乱国用重典的同时,并没有否定“中制”治理天下和礼仪规范在治国中的作用。他强调礼刑不可偏废,相辅相成,当然,刑与礼可以“或先或后”,“或缓或急”,要因时而异。但无论如何,礼律并用的目的是共同为明朝的封建统治服务。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DW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法律体系的主要构成。
2002年3月,李村村民王某失踪。不久有人在该村的废井里发现一具无法辨认的女尸。公安机关经初查,认定该女尸为失踪的王某,并认定张某有重大嫌疑。为了协调案件、快速结案,该市召开了由公安局局长、检察院检察长和法院院长共同参加的三长联席会议,并就张某“故意杀人”
简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三者之间的关系。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权力制衡原则的是()
某乡人大代表选举中,选民有5000人,实际参加投票2400人。该选区两名代表候选人甲、乙分别获得选民2000票、1900票。根据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根据宪法规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的国家机关是()
首次将大理寺作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的朝代是()。
《唐律疏议.户婚律》规定:诸妻无七出及义绝之状,而出之者,徒一年半;虽犯七出,有三不去,而出之者,杖一百。追还合。若犯恶疾及奸者,不用此律。《疏议》曰:“义绝”,谓殴妻之祖父母、父母及杀妻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若夫妻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伯
材料一:诸负债违契不偿,一匹以上,违二十日,笞二十,二十日加一等,罪止杖六十。三十匹,加二等:百匹,又加三等。各令备(赔)偿。
《唐律·斗讼》中的“六杀”除了谋杀、误杀、故杀、过失杀以外,还包括()。(2011单38)
随机试题
古人种植的时候需要雨水,行船的时候需要有风,水和风能够按照季节准时而至,古人便把这种自然现象和秩序叫做“信”。有了“信”,人们才能进行生产劳动,才能正常生活。所以他们总是诚心诚意地祈求上天或神仙来保佑,以便得到准确、实在的“信”。后来人们认识到人类自身也需
Youreallyhavetogetveryoldbeforeyourealizeyou’reold.I’minmymiddlefiftiesandIdon’tfeel【21】yet.However,someti
28岁,闭经4个月,下腹坠痛1周,阴道少许出血2天。妇科检查:宫颈外口闭,子宫如孕5周大小,质软,双附件未及肿物,于闭经40天时,曾在外院行尿HCG试验阳性。(假设信息)此患者尿妊娠试验为阳性,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下列哪项
A.健脾丸B.保和丸C.四逆散D.痛泻要方E.葛根黄芩黄连汤脘腹胀痛,恶食呕逆,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者,治宜选用()
党参的横切面的特征是
钢管的连接方法有( )。
施工企业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应遵循的纲领性文件是()。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必须贯彻的原则不包括()。
房地产市场的运作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的因素是()。
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比上年增长3.4%;本地农民工9415万人,比上年增长5.9%。从农民工的就业地区来看,2011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16566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5.5%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