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孔子的教师观。

admin2020-04-30  9

问题 简述孔子的教师观。

选项

答案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因而具备作为优秀教师的品质和条件,他主张作为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学而不厌。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孔子自称好学,达到“发情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境界。他终生好学乐学,创造了终生为师的条件。 (2)诲人不倦。主张教师以教为业,也以教为乐,要树立“诲人不倦”的精神。孔子的诲人不倦不仅表现在毕生从事教育,还表现在以耐心说服的态度教育学生。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这种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是其有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3)温故知新。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是古,指的是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新”是今,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温故知新”这一命题的另一层含义是:巩固旧知识与探索新知识之间存在辩证关系。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使命,既要注意继承,又要探索创新。 (4)以身作则。主张以身作则,并把以身作则作为教育的重要原则。孔子多次论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爱护学生。孔子很爱护学生,也能客观公正地看待所有学生,特别是那些有特殊经历的学生。孔子爱护学生,也受到学生尊敬。在学生眼里,他的人格非常祟高。他的学识非常精深。因而威望极高。 (6)教学相长。孔子已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体现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FMi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