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试述1911年之前中国早期报刊思想的发展。(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研)
试述1911年之前中国早期报刊思想的发展。(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研)
admin
2019-07-04
40
问题
试述1911年之前中国早期报刊思想的发展。(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研)
选项
答案
1911年之前中国早期报刊思想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报刊思想 ①林则徐和魏源的报刊思想。林则徐和魏源是最早接受西方新闻思想的人,林则徐组织专人翻译外报以“探访夷情”,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们对报刊沟通信息的功能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②洪仁玕的主要新闻观点。1859年太平天国后期将领洪仁歼在其向天王洪秀全进呈的《资政新篇》中,从整个国家政权结构的宏观角度着眼,高度评价了报纸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设立新闻馆、设置新闻官、准卖“新闻篇”(即报纸)等新闻主张。归纳而言,其新闻主张具体如下: a.报纸是维系中央政权、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工具,可以通过报纸“禁朋党之弊”,以消除种种弱本强末的离心力量。 b.办报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可以通过报纸这一桥梁,沟通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和民众之间的公议。 c.报纸具有教育民众、移风易俗的作用。 d.报纸具有监督政府的作用。遗憾的是,这些报刊思想大多无法实施。 ③王韬和郑观应等早期报人系统的报刊思想。 王韬是我国最早的报纸之一——《循环日报》的创办人,他的新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办报的目的与意义。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之后,“办报立言”发展成为我国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主要传统之一。 b.报纸的功能和作用。王韬认为:第一,报纸可以使“民隐得以上达”,成为“博采舆论”的工具;第二,报纸可以使“君惠得以下逮”,消除隔阂,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第三,报纸可以“达内事于外”;第四,报纸可以“通外情于内”。 c.新闻自由的思想。王韬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 d.报纸文风。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e.编辑人员条件。王韬认为,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材”,“不可不慎加遴选”,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他们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不得“挟私讦人,自快其忿”。 郑观应的新闻思想,主要见之于其撰写的专著《盛世危言》的《日报》等文章中,可归纳为: a.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工具,“欲通之达之,则莫如广设日报矣”。 b.创办报纸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重要手段。 c.应该维护民族尊严,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报就应该允许国人办报。 d.制定报律来规范报业。郑观应明确提出了新闻立法的建议,要求清廷制定与颁行法律以保护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 (2)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报刊思想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和著名报人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较之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他们所论及的问题更广泛,也更深刻。 ①重视报纸的宣传作用,认为报纸书刊有强烈的政治性,是维新变法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②对报刊的功能与作用有较为系统的认识。梁启超把报纸比作耳目喉舌,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严复也指出,报纸的功能在于“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谭嗣同在《湘报后叙》阐述的办报思想主要有两点:一是报纸要“求新”,成为“助新之具”;二是报纸要代民立言,成为“民史”“民口”。 维新派的报刊均属于政治报刊,他们的新闻思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属于资产阶级思想范畴,又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③维新运动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海外,提出了全新的办报主张,是中国资产阶级早期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a.报馆的“两大天职”说。“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日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 b.提出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即办好报纸的四条原则:第一,“宗旨定而高”。办一张报纸,应该“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第二,“思想新而正”。他认为,报纸宣传的思想不可不新且正。第三,“材料富而当”。他认为报纸应该荟萃“全世界之知识”,但在刊登时必须严格选择,使读者“阅一字得一字之益”。第四,“报事确而速”。他认为新闻报道要讲求时效,有时报馆要不惜“费重资以求一新事”,但报道要力求准确,错了要公开纠正。 c.健全舆论的主张。梁启超系统阐述了什么叫舆论,舆论的形成、力量、种类,舆论与报纸的关系以及报刊怎样才能造成健全舆论等问题。他认为舆论是天地间一种最大的“社会制裁之力”,报馆则是体现舆论最有力的机关。报刊要健全舆论,持论者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要有不畏强暴的精神;要出自公心,不能怀挟党派思想和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要导之以真理,不能拔之以感情,故作偏至之论。 d.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即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浸润的方法是使读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接受论者的观点;煽动的方法就是要“故作惊人之语,造极端之词”,使读者猛省。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同出一源,他们的办报主张不仅在实质上是相同的,在具体表述方面亦有许多相似之处。但革命派报人更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在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取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成为中国资产阶级的主流新闻思想。其新闻思想具体如下: ①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革命派从一开始就明确提出办报的目的是为了革命,即使是在国内出版不便倡言革命的报刊,也巧妙地表达了它们为革命办报的宗旨。 ②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革命派明确宣布自己报纸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党派的纲领和主张。 ③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革命派报刊将西方新闻学著作中流行的“一家报馆犹如一支军队”“报纸的威力胜过四千毛瑟枪”等观点加以引进,大肆宣扬。 ④认为报纸应反映民意、影响舆论和指导舆论。因此,革命派创办的报纸,大多以“民”字命名,如“民报”“国民”“民呼”“民吁”“民立”“民声”等。 ⑤革命派报人还发表了一些鼓吹言论自由、重视开发“民智”等方面的主张。 总的看来,革命派报人的办报主张都比较零碎,不像梁启超那样有系统完整的论述。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F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从有人类社会存在的时候起,就有文字存在。()
用变换分析法分析“在黑板上写字——在教室里写字——在火车上写字”的差异。
声调同声母、韵母一样有()的作用,轻声也有()的作用。
他站得高,看得远,居高临下地论述了个人前途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系。()
区别特征
文字造字方法的总趋势是什么?(中国人民大学考研试题)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采艾草、菖蒲和大蒜挂在门首,称为“水剑”,此用意是什么?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语出《淮南子.人间训》。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是()。(华中师范大学2010)
媒介接近权(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随机试题
夜晚看星星,会感觉星星一闪一闪的,这是因为()。
关于肱骨穿胸侧位,适用的病变是
在医疗事故处置中患者具有的权利不包括
价值工程中“价值”的含义是()。
与总价合同计价方式相比较,单价合同的特点是()。
王某,男性,33岁,已婚,硕士研究生,单身在外工作(夫妻分居)。自我陈述:担心、紧张、烦躁不安、怀疑自己生病2年,自己就诊。2年前,由于工作应酬陪客人喝酒。可能是喝多的原因,我糊涂地与一个歌厅小姐发生了一次性关系,以后再未往来,也无其他类似经历,但我在
属于地理大发现时期的事件是()。
董事会决定从赵义、钱礼、孙智、李信四人中选择一人或多人进入管理层。甲说:“如果赵义入选,那么钱礼也要入选。”乙说:“孙智和李信都应该入选。”丙说:“只有赵义入选,李信才能入选。”丁说:“钱礼不能入选,但赵义应该入选。”最后的结果证明,上述四人的话仅一人的
Findingsfromseveralstudiesoncorporatemergersandacquisitionsduringthe1970sand1980sraisequestionsaboutwhyfirmsi
Whenyoulookup,howfarbackintimedoyousee?Oursensesare【C1】________inthepast.There’saflashoflightning,and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