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感知觉的适应现象、对比现象、对象与背景的关系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admin2019-07-16  58

问题 举例说明感知觉的适应现象、对比现象、对象与背景的关系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选项

答案 (1)适应现象: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做适应现象。例如,进入幼儿园活动室,有时会闻到一股空气污浊的气味,而在活动室内的老师和儿童毫不察觉,这就是嗅觉的适应现象。因此,幼儿园各班活动室都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和制度,以保证空气清新。 (2)对比现象: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对比。例如,灰色的图形放在白色的背景上显得比较暗,而放在黑色的背景上就显得亮一些,这是同时对比。教师在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时,应利用对比现象的规律,这对提高儿童感受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3)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第一,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别出来。所以教师的板书、挂图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第二,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感知到。根据这个规律,教师应当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以及幻灯、录像等。第三,在视觉刺激中,凡是距离上接近或形态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成知觉的对象。根据这个规律,教师在绘制挂图时,为了突出需要观察的对象或部分,周围最好不附加类似的线条或图形,注意拉开距离或加上不同的色彩。第四,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相结合。教师对直观材料的运用,必须与言语讲解正确结合起来。通过讲解,联系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并调动其学习兴趣,就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K0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