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下列对刑事诉讼中财物的处理说法正确的有:
下列对刑事诉讼中财物的处理说法正确的有:
admin
2009-09-26
40
问题
下列对刑事诉讼中财物的处理说法正确的有:
选项
A、对于被害人的合法财产,被害人明确的,扣押、冻结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返还
B、被告人如果在审查起诉过程中死亡,其存款应当返还被害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决定返还
C、被告人被判处财产刑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扣押、冻结机关将拟返还被告人的财物移送人民法院执行刑罚
D、依法扣押的文物,应及时鉴定
答案
A,C,D
解析
《刑诉解释》第288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扣押、冻结在案的被告人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处理。依法扣押的货币、有价证券,应当登记写明货币、有价证券的名称、数额、面额,货币应当存入银行专户,并登记银行存款凭证的名称、内容,入卷备查。依法扣押的物品,应当登记写明物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重量、质量、成色、纯度、颜色、新旧程度、缺损特征和来源等,入卷备查。依法扣押的文物、金银、珠宝、名贵字画等以及违禁品,应当及时鉴定。对扣押的物品应当及时依照有关规定作价。所以选项D正确。《刑诉解释》第289条规定:对于被害人的合法财产,被害人明确的,扣押、冻结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返还。但须经拍照、鉴定、作价,并在案卷中注明返还的理由,将原物照片、清单和被害人的领取手续入卷备查。所以选项A正确。《刑诉解释》第295条规定:对于扣押、冻结的与本案无关的财物,已列入清单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扣押、冻结机关依法处理。被告人被判处财产刑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扣押、冻结机关将拟返还被告人的财物移交人民法院执行刑罚。所以选项C正确。《高检规则》第277条:在审查起诉中犯罪嫌疑人死亡,对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应当依法予以没收或者返还被害人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裁定通知冻结犯罪嫌疑人存款、汇款的金融机构上缴国库或者返还被害人。人民检察院申请人民法院裁定处理犯罪嫌疑人存款、汇款的,应当向人民法院移送有关案件材料。所以选项B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KJ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以每吨1400元价格从境外进口工业用猪油,冒充食用猪油(其中部分被有机锡污染),以每吨7600元的价格批发给乙。乙明知该批猪油无合法手续又批发给丙丁等人销售,造成大量食用者中毒。甲乙的行为构成:
甲与乙素有仇恨,一日甲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重伤。甲、丙:()
甲贷款100万元开饭店,同时投保100万元火灾险。不料租用的房屋需拆迁,眼看投资不能收回、还贷无望,便想放火烧毁饭店向保险公司索赔,挽回损失。甲放火后,未及提出索赔就被公安机关以涉嫌放火罪逮捕。对甲的行为:
下列哪种情形属于数行为处断为一罪的情况?
对下列哪些案件适用我国刑法?
被告人某甲在取保候审期间,下列哪些行为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依据《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以下不起诉的案件哪一项不是必须经过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的?
关于刑事诉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项?
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中,不要求是特殊主体的有:()
甲与乙素有积怨,得知乙持铁棍向其父挑衅后,便前往乙家滋事。因乙不在家,甲返回途中从路过的丁家取了一把菜刀藏于身后。乙闻讯赶至并持铁棍打甲,甲即持菜刀与乙对打,砍伤乙左手腕关节(轻伤),甲也被随后赶至的乙之女儿丙砍伤。甲在住院治疗期间委托其姐向公安机关投案。
随机试题
著作《规训与惩罚》的作者是()
分户热计量采暖中,适用于面积较大的户型以及跃层式建筑的采暖系统为()。
关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控制资料的检查,主要应检查下列()内容。
公司申请其发行的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由()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核准。
AS企业适用增值税税率17%,2007年5月10销售产品一批,每件不含税价款200元,客户购买160件以上可得到商业折扣5%,购买200件以上可得到商业折扣8%,同时规定现金折扣(按含增值税额的售价计算)为2/10,1/20,n/30,某客户一次购买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人们知道鸟类能感觉到地球磁场,所以利用它们进行导航。最近某国科学家发现,鸟类其实是利用右眼“查看”地球磁场的。为检验该理论,当鸟类开始迁徙的时候,该国科学家把一些知更鸟放进一个漏斗形状的壁上涂有标记性物质的笼子里,并给其中一部分知更鸟的一只眼睛戴上一种可屏
已知a>b,且c为正数,那么在下列代数式中正确的是()。
以下数据结构中,()是线性数据结构。
【2011-10】通过对道德两难问题的深入讨论,儿童倾向于拒斥低于自己道德发展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并且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但难以理解和接受高于自己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这种现象被科尔伯格等人称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