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法的可诉性的特征,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关于法的可诉性的特征,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dmin
2009-01-19
52
问题
关于法的可诉性的特征,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选项
A、小张根据《物权法》中关于小区物业权利划分的规定向法院起诉,要求物业管理公司停止侵害自己的合法权利
B、因为我国还没有宪法诉讼,所以严格来说,宪法没有可诉性
C、法的可诉性是指公民或法人必须依据法律在法院解决争议,而居民委员会应用法律进行调解的,不属于法的可诉性的表现
D、老王根据《党员监督条例》向当地纪检委揭发某党员收受3000元贿赂的情况,反映了法的可诉性
答案
1
解析
法的可诉性,即法律具有被任何人在法律规定的机构(尤其是法院和仲裁机构)中通过争议解决程序加以运用以维护自身权利的可能性。所以法的可诉性是一个可以切身感受的特征。选项A中,《物权法》作为民事法律,规定了小区物业和业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并受法律规范调整,如果发生了争议,相关人可以以《物权法》为依据进行起诉,所以A正确。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虽然现在我国还没有宪法诉讼,但不能因此否定宪法的可诉性,因为《宪法》中很多条文还是可以直接作为诉讼依据的,比如罢免、侵犯公民各种权利等,因此B错误。C的错误在于,将“法律规定的机构”绝对等同于法院是错误的,还应当包括仲裁机构等。D的错误在于,老王依据的不是法律,而是政党的规定,这是通过法的其他特征加以区分的,党的章程、规定只有约束规范党员的力量,对其他社会成员没有约束力,不是法的范畴,所以也谈不上“法的可诉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TX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赵某与王某发生借贷纠纷,赵某于2010年9月14日向法院起诉,并向法院提供证人甲,甲说他亲眼见到赵某与王某签订借款合同,还款日期是2010年5月17日。王某向法院提交赵某亲笔所写的收条原件一张;并提供证人乙,乙说他听说王某已经将钱还给赵某。根据本案情况,下
刘某、关某和张某设立一家普通合伙企业,刘某以劳务出资,关某以货币出资,张某以房屋出资,设立过程中下列做法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在海上货物运输中,承运人对货物因迟延交付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限额为()。
某公司面向城市居民推出了共享单车服务,居民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和归还该公司提供的共享单车,用非常低廉的价格来完成一次几公里的市内骑行。居民在注册成为共享单车的用户时,需点击确认该公司提供协议与授权文件后方可注册使用,文件中的有一条为“发生事故概不负责”
下列关于民事诉讼和仲裁异同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公民甲的户籍所在地为A省B县,其自2011年5月起因病到C省D市某医院就医,2013年2月出院后则前往C省E县探亲,居住了一年半,后又去C省F市工作。甲于2015年3月被公民乙起诉,则公民甲民事诉讼法意义上的住所地为:
甲公司向乙公司转让了一项技术秘密。技术转让合同履行完毕后,经查该技术秘密是甲公司通过不正当手段从丙公司获得的,但乙公司对此并不知情,且支付了合理对价。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甲公司为乙公司向银行贷款100万元提供保证,乙公司将其基于与丙公司签订的供货合同而对丙公司享有的100万元债权出质给甲公司作反担保。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引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情况是:()
甲对乙享有2006年8月10日到期的六万元债权,到期后乙无力清偿。乙对丙享有五万元债权,清偿期已届满七个月,但乙未对丙采取法律措施。乙对丁还享有五万元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后乙去世,无其它遗产,遗嘱中将上述十万元的债权赠与戊。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在社会组织的诸多功能中,创造维持自身生存、成长、发展的各种必需条件的功能是【】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体是
HLA交叉配型方法应属于
下列乙类传染病中依法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是()
细菌主要的繁殖方式为
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分类,属于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是()。
可以引起工程合同价款调整的因素有()。
3月15日8时许,某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接到群众举报称,有100余名某小区业主因房子质量问题计划在当天下午3时15分,统一身着印有“3.15”维权字样的蓝色背心,到市政府门前聚集上访,同时掌握了该群体将于下午2时到市公交总站租公交车一同前往市政府,以图造成
A、B、C、D、B分子1、2、4、(8)、16、32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分母3、5、9、(15)、23、33是二级等差数列,后项减去前项得2、4、(6)、(8)、10,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解释金本位制度时期外汇供求与汇率形成的理论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