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材料 1.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切实做到勤政为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广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始终把现代化建设使命扛在肩上,始终把群众冷暖忧乐放在心

admin2017-04-05  93

问题 给定材料
    1.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切实做到勤政为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广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始终把现代化建设使命扛在肩上,始终把群众冷暖忧乐放在心头。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狠抓贯彻落实,创造性开展工作。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反腐上连发实招、出重拳,民心为之一振,风气为之一新。与此同时,一部分官员怕犯错误、出问题,于是实行“懒政”。这种态度,真实反映了一部分官员的内心世界。有的已犯错误,害怕一旦有所作为会引火烧身;有的虽想干一番事业,但害怕困难,担心仕途出问题,不敢放开手脚。
    正所谓:权为民所赋。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由人民赋予,理应用好权力为人民谋福祉。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对这份权力充满敬畏、无比珍惜。如果没有这份使命感、责任感,只图轻松安逸,漠视群众疾苦,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就是对这份神圣权力的亵渎。
    健康的官场风气,应该是廉政之风、勤政之风,而非“懒政”之风。一旦“懒政”现象增多,就会败坏官场风气;一旦“懒政”成风,就会影响社会发展和老百姓的利益,势必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与形象。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每项任务都十分艰巨,都需要领导干部锐意进取、开动脑筋、积极作为。此时,若还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惰性思维作祟,等待观望,不愿创新、不敢创新,工作势必打不开局面。以东北三省为例,中央历来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崛起,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然而实际工作呢?一个民生项目“盖133个公章仍未完成审批”;一块已批的土地,一年后70%仍然处于闲置状态。政策再好有什么用?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政策千条万条,不干就等于‘白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推动社会发展,造福一方百姓,是各级政府官员的职责所在。这就要求,为官者必须有所作为,而不是跟中央玩“躲猫猫”。以“不作为”应对反腐,把反腐当作“懒政”的借口,耍的是小聪明,贻害的不仅是自己,还有一方群众。
    3.2015年4月,《人民论坛》联合多家媒体采用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的方式对广大群众和部分干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被问及“您与干部打交道办事时是否有过‘为官不为’的切身体验”时,71.7%的受访者选择了“经常感受到”,26%的受访者选择了“偶尔”,仅有2-3%的受访者选择了“没有感受过”。可见,“为官不为”的“懒政”现象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在“您认为哪个是造成当前‘为官不为’的真正原因”的调查中,51.8%的受访者选择了“由于自身不干净等,胆小怕事‘不敢为”’;而在针对干部的问卷调查中,过半受访者也选择了此选项。可见,对于“为官不为”的真实原因,公众与干部群体认知高度一致。有受访者表示.一些“屁股”不干净的官员,觉得只要干事就会出风头,就会引起媒体关注和公众监督,长此以往.华丽的政绩“皮袍”下的“虱子”总会露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讲,“为官不为”成了“不干净”官员的一道护身符,指望他们干事创业、为人民服务,不亚于问道于盲。
    部分干部在阐述“不敢为”的原因时,认为因素较为复杂。一位匿名干部表示,在互联网时代,有些工作在公众的“放大镜”下,一经媒体轮番炒作,往往呈现“一边倒”现象,常使干部有口难辩。在这种社会氛围下,有的干部如惊弓之鸟,担心引火烧身,“宁愿少干事不干事,保证不出事”。从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周期看,基层干部处于成长期,对一些重大政策决策,往往无法准确预估责任风险。在这种情形下,有的干部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以规避风险。
    调查发现,部分官员为自保而“不愿为”,因为官员作为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尤其是对不良问题的改革往往会触及多方利益。而激励机制少、遇到“天花板”等,反映出不作为官员心中的既定立场和利益结构与中央政策取向的不一致,决定了其执行政策态度不积极,从而在行动上表现为消极观望、有选择性执行或强烈抵触。有干部表示,“做好没人知,做不好自己买单.还不如不做。”在党政机关中,大约有四五十万的县处级干部,作为一个庞大的中层干部群体,他们中间只有大概10%~15%的比例能够在仕途上继续升迁,剩下的就形成了所谓遭遇“天花板”的干部群体。在调查中,70%的受访者认为45~55岁的官员最容易遭遇“天花板”现象。一些仕途升迁无望的官员会出现自暴自弃、自由散漫、得过且过,甚至抓紧机会贪污腐败等心态。
    4.2015年6月10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了胡女士为将户口从昆明迁至成都,花了8个月时间办理婚育证明的事件。报道播出后,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坚决整治慵、懒、散、混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履职不到位、任务不落实等行为。经昆明市纪委、监察局决定,对盘龙区茨坝街道办事处、民政局,五华区民政局、档案馆,公安分局莲华派出所、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共18人给予处理。
事件报道中,胡女士想将户口从昆明迁至成都,被要求开一张“未婚证明”,而为了这张证明,她从成都到昆明至少跑了4趟,还多次打电话让朋友帮忙跑腿,但相关几个部门却大打“太极”,要求另一家部门先证明,而每个部门都说“我知道你是未婚,可是我不能给你开这个”,结果“未婚证明”之“球”被踢来踢去。
    2014年10月,《焦点访谈》曾曝光北漂青年小周和江苏丰县的小狄为了办护照和办营业执照被办事人员刁难的事件。两地政府均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然后“高度重视”“严厉问责”,结果却是相关责任人姓名都没公开,仅被“调离工作岗位”。显然,服务窗口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并非“一日之寒”,可能追究起来也有几十年“光荣历史”了,几十年来各级政府和领导也始终在“高度重视”,但总是开开会、讲讲话,事后一切“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前段时间,媒体曾广泛报道北京陈先生出境旅游被要求证明“你妈是你妈”,西安五十多岁的刘先生在拆迁时也被要求证明“你爸是你爸”,而西安的张先生在以孩子的名义买房时,则被要求证明“你是你儿子的爸,你老婆是你儿子的妈”,如此奇葩证明的背后,不仅折射出相关部门的权力任性,而且还有权力无赖。为什么这些窗口部门“衙门作风”总是恶习难改呢?显然,权力任性是次要的,更主要的是对这些政府窗口部门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没人重视,就算是上了“焦点访谈”,“高度重视”“严厉问责”之后,可能也只是对一干人等“亲妈打孩子”——高举巴掌轻轻落。此次18名受到处分的人员最重的也只是降低岗位等级,其余分别为停职检查、通报批评、作出深刻书面检查、诫勉谈话、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可见,对18人连个“警告”也没舍得用,如此形式化处分又在哪里体现“高度重视”“坚决整治”了?
    2014年5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到:“一些政府官员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说得难听点,这不就是尸位素餐吗?”2015年7月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听取重大政策措施落实督查情况汇报时再次提出要严肃追责“尸位素餐”、无所作为式吏治腐败。而早在2015年2月9日,他就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对懒政庸政怠政、不作为严肃问责,对不敢抓不敢管、“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干部,坚决采取组织措施,让大批有能有为的“千里马”竞相驰骋。
    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到现在的“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折射的正是许多公职人员欺下媚上的分裂人格和道德作风两面性。河北省公安厅副厅长张士良曾痛斥武邑县公安局出入境科民警刁难群众“看到视频里咱民警那张脸,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只有让那些让人民群众看了就不寒而栗的冷漠、麻木脸孔永远远离群众视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方能不被打折扣,也只有如商业企业一样,引入“群众就是上帝”监督奖励机制,跌倒的党政公信力才能被扶起,而要遏制懒政庸政怠政,让窗口单位“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最好的办法是坚决采取措施,让那些“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尸位素餐”者为有能力、敢作为的“千里马”让贤。
根据“给定材料3”,分析“为官不为”的主要原因。
    要求:准确、具体、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选项

答案“为官不为”的主要原因是不敢为和不愿为。 不敢为方面:一是部分官员自身存在问题,害怕暴露而不敢为;二是基层干部对一些重大政策决策无法准确预估责任风险,不敢冒险;三是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氛围,使某些工作面临舆论监督,部分干部担心出事而不为。 不愿为方面:一是改革需要付出成本,触及多方利益,部分干部为自保而不愿为;二是激励机制少,仕途升迁无望.导致一些干部心态消极而不愿为。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Toe777K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