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对涉嫌垄断的行为进行调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对涉嫌垄断的行为进行调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dmin
2013-12-10
51
问题
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对涉嫌垄断的行为进行调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选项
A、对涉嫌垄断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反垄断执法机构举报,举报既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B、反垄断执法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执法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C、对于中止的调查,经营者未履行承诺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恢复调查
D、中止调查的决定是基于经营者提供的不完整或者不真实的信息作出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恢复调查
答案
A,C
解析
依《反垄断法》第38条的规定,对涉嫌垄断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反垄断执法机构举报,举报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提供相关事实和证据。故A项错误。
第45条规定,对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的涉嫌垄断行为,被调查的经营者承诺在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可的期限内采取具体措施消除该行为后果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中止调查。中止调查的决定应当载明被调查的经营者承诺的具体内容。反垄断执法机构决定中止调查的,应当对经营者履行承诺的情况进行监督。经营者履行承诺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终止调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恢复调查:(1)经营者未履行承诺的;(2)作出中止调查决定所依据的事实发生重大变化的;(3)中止调查的决定是基于经营者提供的不完整或者不真实的信息作出的。对于中止的调查,经营者未履行承诺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恢复调查,而非“可以”,故C项错误。 第41条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执法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B、D项表述均符合法律规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dC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周某系某武术学校教练,2008年12月24日圣诞节前夜,周某下班途中,遇到一群女学生在繁华的商业街上逛街,遭到一男子的言语骚扰。周某上前去将该男子的脾打破,经法医鉴定为重伤。案发后,周某前往公安机关投案自首。那群女学生还联名要求司法机关对“英雄”从宽处理。
下列关于国务院行政机构编制的规定,说法正确的是哪些?
关于背叛国家罪的下列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
根据刑法第20条前两款的规定,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但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否则就会造成新的不法侵害。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进行“防卫”的,属于假想防卫;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后,进行“防卫”的,属于.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关于的罪过形式,刑法理论
下列关于行政诉讼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李某原系一名普通司机,通过努力,受到重视,开始担任某公交公司会计,后闲公司部分资金去向不明,主管领导向公安机关报案,侦查过程中,李某被公安机关因涉嫌职务侵占罪拘传。在拘传过程中,李某对侦查人员提出的哪些问题有权不予回答?()
甲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称某公安分局在他不在家的情况下,撬锁对其租住的房屋进行治安检查,之后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即离开,致使其丢失现金5000元,要求被告赔偿损失。甲向法院提供了其工资收入证明,银行取款凭单复印件、家中存有现金的同乡证言和房东听到其丢失现金的
甲15周岁,系我国某边镇中学生。甲和乙一起上学,在路上捡到一手提包。打开后,发现内有1000元钱和4小袋白粉末。甲说:“这袋上有中文‘海洛因’和英文‘heroin’及‘50g’的字样。我在电视上看过,这东西就是白粉,我们把它卖了,还能发一笔财。”二人遂将4
下列关于我国的宪法发展趋势的表述中,选项正确的有:
关于形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是()
胸外心脏按压有效的标志不包括
男性,35岁,外伤致胫腓骨中段1/3骨折,手法复位,长腿石膏管型固定。若该骨折为下1/3骨折,常常会出现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原因为
肾功能衰竭时,不出现的电解质异常
A.角化不良常见于B.棘层增生常见于C.棘层内疱常见于D.基层下疱常见于E.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常见于
与病人交谈时正确的做法是
下列义务中,属于附随义务的有:()
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应根据()来综合选择。
①晚清以降,治国平天下的“士”,逐渐转变为学有所长的现代知识分子②传统中国的“士”,处于整个社会结构的中心,自然肩负起天下兴亡的重任③可长期出将人相经世治用的历史传统,使得很多知识分子无法适应这一社会转型,自我定位常常失误④社会分化的结果,使得大部分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即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下列现象中符合彼得原理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