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结合以往关于师生地位问题的讨论,论述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结合以往关于师生地位问题的讨论,论述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admin
2013-06-13
50
问题
结合以往关于师生地位问题的讨论,论述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选项
答案
(1)关于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历史上主要有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等观点。首先,教师中心论,以赫尔巴特为主要代表。强调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中心,学生的心智成长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控制,学生必须对教师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其次,学生中心论,以杜威为主要代表,把学生的发展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教师不能主宰这种自然的发展过程,而只能作为自然的仆人。教师的作用只在引导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不对学生多加干预。再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我国学者倾向于主张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不同,学生学习主体性、积极性的水平,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状况的标志。教学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两者有机结合。教师中心论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和地位,学生中心论则过分强调了学生的地位,这两种观点都有极端化的倾向。 (2)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处于主要地位。首先,教师受社会委托,担负着为社会塑造新人的使命。教师是社会意志的体现者,会根据社会的意志和要求来培养人。教师是教育方针、教育计划的贯彻执行者,主导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质量规格。其次,教育本身是有目的、有汁划的育人过程,人的发展是在教育过程中靠教育者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培养来实现的。任何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都代替不了教师在培养人当中的作用。再次,学生在教学中是以间接经验的学习为主,这也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居于主导地位。教师受过专门的培养训练,具有广博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懂得教育教学规律,掌握教育教学方法。因此,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解析
本题出“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第(三)条“教学过程”之第2点“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本题旨在考查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问题,以及教育理论中有关教师的地位、学生地位的观点。从历史上来看,曾存在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以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以及后来我国学者主张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点。教师中心论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和地位,学生中心论则过分强调了学生的地位。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师地位观,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nf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社会交换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期末考试之后,教师要对试卷的效度进行分析,分析试卷是否能够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这里教师分析的效度类型是
20世纪40年代末,韦弗尔提出了神经齐射理论。不过他也指出,适用于神经齐射原则分析的声音频率不超过()
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的知识属于()
电影、霓虹灯活动广告等是按照______原理制作而成的。()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对人格的作用是什么?
睡眠分为哪些阶段?如何解释梦?
当玩具在眼前消失,儿童认为它仍然存在的,这个描述对应的概念是()。(统考2016研)
由于基因的传递,每个孩子都继承父母的某些遗传特征,下列都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是()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更接近于以下哪一位学者的教育思想?()
随机试题
超声采用的人体软组织声速是
A.可复性疝B.Littre疝C.Richter疝D.绞窄性疝E.滑疝右腹股沟疝数年,近几月不能还纳,行手术治疗时发现膀胱随疝囊脱出,诊断为
以下哪项不属于血液的功能
应减少摄影管电压值的病理因素有
文化因素对人类健康的作用十分明显,广义的文化是指
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件作()检验。Ⅰ.屈服强度;Ⅱ.抗拉强度;Ⅲ.伸长率;Ⅳ.重量偏差
等离子弧焊属于()。
下列选项是商业银行单一法人客户的非财务因素分析管理层风险重点考察企业管理者的内容是()。
2011年4月,某市税务机关在对甲公司2010年度的纳税情况依法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甲公司有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应纳税收入的迹象。税务机关责令甲公司于2011年4月16日~4月26日限期补税,但甲公司在4月26日期限届满后,仍拒绝补税。
当下“文化”成为最热的词之一。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形成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已成热门话题。但这种共识其实是相当模糊的,很多争议因此而生。学繁体字、穿唐装、开国学班……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但讨论的背后都离不开对“文化”概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