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下列关于《刑法》第114条所规定的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等罪的表述,正确的有( )。
下列关于《刑法》第114条所规定的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等罪的表述,正确的有( )。
admin
2020-12-30
53
问题
下列关于《刑法》第114条所规定的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等罪的表述,正确的有( )。
选项
A、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确定的侵犯对象或侵犯目标
B、这些犯罪都是危险犯,即只要足以具有危及不特定人或财产的可能性,就可能构成既遂
C、本条规定的五个罪名是选择性罪名,如果同一行为人既有放火行为又有爆炸、决水等行为的应当按一罪处罚
D、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对这些犯罪也要负刑事责任
答案
B
解析
是否构成《刑法》第114条规定的这五类犯罪,既不能以行为人主观上有无特定的侵犯对象或侵犯目标为根据,也不能以行为是否产生实际的严重后果为根据,而应当以行为在客观上是否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本质属性来认定,因此这些犯罪都是危险犯,A错误B正确。尽管这五类犯罪规定在同一条款,共用同样的法定刑幅度,但不属于选择性罪名,同一行为人实施了两种以上行为的,应数罪并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这三种行为负刑事责任,C、D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6r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乙(16周岁)进城打工,用人单位要求乙提供银行卡号以便发放工资。乙忘带身份证,借用老乡甲的身份证以甲的名义办理了银行卡。乙将银行卡号提供给用人单位后,请甲保管银行卡。数月后,甲持该卡到银行柜台办理密码挂失,取出1万余元现金,拒不退还。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一犯
关于刑事诉讼构造,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第24题)
我国刑事审判模式正处于由职权主义走向控辩式的改革过程之中,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内容中,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这一趋势?(2015年卷二第34题)
为了完成会计师事务所交办的涉及中国某项目的财务会计报告,永居甲国的甲国人里德来到中国工作半年多,圆满完成报告并获得了相应的报酬。依相关法律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5年卷一82题,多选)
甲国公民A与乙国公民B的经常居住地均在中国,双方就在丙国境内发生的侵权纠纷在中国法院提起诉讼。关于该案的法律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2年卷一79题,多选)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关于合同法律适用问题上的法律规避,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一81题,多选)
甲乙丙三国均为南极地区相关条约缔约国。甲国在加入条约前,曾对南极地区的某区域提出过领土要求。乙国在成为条约缔约国后,在南极建立了常年考察站。丙国利用自己靠近南极的地理优势,准备在南极大规模开发旅游。根据《南极条约》和相关制度,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201
甲对乙享有60万元债权,丙、丁分别与甲签订保证合同,但未约定保证责任的范围和方式。戊以价值30万元的房屋为乙向甲设定抵押并办理了登记。若甲在诉讼时效期限届满后请求乙履行清偿义务以及丙、丁、戊承担保证责任,下列说法哪些正确?()
甲国人乔治与中国人王梅结婚,两人又与另一中国人陈某在北京组建了一经营与甲国贸易的公司,后因公司所购办公用房争议(乔治称双方有过协议适用甲国法律)及与甲国公司的贸易合同争议。陈某将乔治诉诸中国某法院。后乔治与王梅的婚姻也亮起了红灯,并因孩子的抚养权争议诉诸中
(2013年)清末修律时,修订法律大臣俞廉三在“奏进民律前三编草案折”中表示:“此次编辑之旨。约分四端:(一)注重世界最普通之法则。(二)原本后出最精确之法理。(三)求最适于中国民情之法则。(四)期于改进上最有利益之法则。”关于清末修订民律的基本思路,下列
随机试题
在梅奥看来,其时代的社会正在经历一种解体的状况,这一解体的原因不包括
全部支取活期储蓄存款,按()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Ifyouliveinalargecity,youarequitefamiliarwithsomeoftheproblemsofnoise,butbecauseofsomeofitsharmfuleffec
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工作属于
根据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宣告企业破产的同时应发布公告。下列各项中,属于公告内容的有()。
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__________,养成语文学习的__________,掌握最基本的__________。
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首因效应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以后的认知会产生的影响作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近因
一只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往返一次共用4小时。回来时因顺水比去时每小时多行12千米,因此后2小时比前2小时多行18千米。那么甲乙两个码头距离是多少千米?
拆迁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