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计算机
假设某计算机具有1MB的内存,并按字节编址,为了能存取该内存各地址的内容,其地址寄存器至少需要二进制(33)位。为使4字节组成的字能从存储器中一次读出,要求存放在存储器中的字边界对齐,一个字的地址码应(34)。若存储周期为200 ns,且每个周期可访问4个
假设某计算机具有1MB的内存,并按字节编址,为了能存取该内存各地址的内容,其地址寄存器至少需要二进制(33)位。为使4字节组成的字能从存储器中一次读出,要求存放在存储器中的字边界对齐,一个字的地址码应(34)。若存储周期为200 ns,且每个周期可访问4个
admin
2019-01-08
56
问题
假设某计算机具有1MB的内存,并按字节编址,为了能存取该内存各地址的内容,其地址寄存器至少需要二进制(33)位。为使4字节组成的字能从存储器中一次读出,要求存放在存储器中的字边界对齐,一个字的地址码应(34)。若存储周期为200 ns,且每个周期可访问4个字节,则该存储器带宽为(35)b/s。假如程序员可用的存储空间为4MB,则程序员所用的地址为(36),而真正防问内存的地址称为(37)。
选项
A、10
B、16
C、20
D、32
答案
C
解析
1M=2
20
,因此,1MB内存按字节编址,地址寄存器至少需要20位。如果采用字节编址,则4字节一次读出,即字长为32位,每个字有4个单独编址的存储字节,字地址是该字高位字节的地址,总是等于4的倍数,正好用地址码的最低两位(0)来区分同一字的4个字节。
若存储周期为200ns,每个周期可访问4个字节,则其带宽为
1/(200×10
-9
)×4=20×10
6
(b/s)c160Mb/s
因为可用的4MB内存空间超出了实际的物理内存1MB,称为逻辑地址,实际访问内存的地址为物理地址,所以在程序运行时,需要把逻辑地址映射为实际的物理地址。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7JZ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网络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软考中级分类
0
网络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考试
软考中级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有变量datal定义如下: union data { int i; char ch; float f; }datal; 则变量datal所占的内存存储空间可表示为(57)。
在8086微处理器中,若(SS)=2000H,(SP)=0100H,(AX)=2107H,执行指令PUSHAX后存放数据21H的物理地址是(45)。
下面的选项中,属于本地回路的地址是(68)。
以下不属于网络安全控制技术的是(7)。
下列进程状态变化中,______变化是不可能发生的。
操作系统中的Spooling技术,实质是将()转化为共享设备的技术。
多数文物具有严格的保护规定,观众不能触摸实物,如果需要向观众讲解某些文物的内部构造设计和使用原理,请问最好采用何种多媒体表现方式?请简述设计实现这样的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开发流程。
当用户使用浏览器软件打开公司主页时会自动播放背景音乐,系统可能会提示用户需要安装插件,什么是浏览器插件?在什么情况下系统会提示用户安装插件?网页中使用了如下图(b)所示的图片,该图片是通过Photoshop对图(a)处理后得到的,请简要说明处理过程。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5,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说明]某图形制作类教材的内容以案例教学为主,教学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操作演示。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准备制作一套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要求以网页的形式组织各种多媒体素材,页面上包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近年来,博物馆的展示设计理念和教育思想出现了两个新变化。第一个新变化是:参观者在博物馆中学习到了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即发现和探索知识的过程。观众的学习由被动地接收知
随机试题
存储转发式的交换基本单位是电报的()
指出下列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1)prime(intn)/*n为一个正整数*/{inti=2:while((n%i)!=0&&i*1.0sqrt(n))printf(”%d是一个素数\n”,n
Bequick,ortherain______bythetimewegettothestation.
患者,男性,45岁,近期多次晕厥,查体发现坐位时在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卧位消失,此患者晕厥的原因可能是()
为遏制目前电解铝项目违规建设、盲目投资的势头,以下意见不合理的是()。
根据《镇规划标准》,计算镇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人口数应为()
物料需求计划(MRP)的主要依据有()。
下列关于民事权利能力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作用不包括
下列可作为VisualBasic变量名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