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作为《循环日报》的创办人,王韬在一系列文章中论述了哪些重要问题?(南开大学2011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述王韬的新闻思想。(西南交大2020年研) (2)简述王韬与《循环日报》。(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研) (3)简述王韬的新闻思想和影响。(暨南大学
作为《循环日报》的创办人,王韬在一系列文章中论述了哪些重要问题?(南开大学2011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述王韬的新闻思想。(西南交大2020年研) (2)简述王韬与《循环日报》。(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研) (3)简述王韬的新闻思想和影响。(暨南大学
admin
2021-11-30
41
问题
作为《循环日报》的创办人,王韬在一系列文章中论述了哪些重要问题?(南开大学2011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述王韬的新闻思想。(西南交大2020年研)
(2)简述王韬与《循环日报》。(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研)
(3)简述王韬的新闻思想和影响。(暨南大学2017年研)
选项
答案
王韬是中国最早的报纸之一——《循环日报》的创办人。《循环日报》最大的特点是每天于头版处刊登一篇政论文章,故此报成为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个以政论为主的报纸。由于首创了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王韬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王韬在一系列的文章中论述了以下几方面关于办报的问题: (1)论述了办报的目的与意义。王韬曾在其《上潘伟如中丞》书中阐述了他在香港主办《循环日报》的目的,即要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之后,“办报盘言”发展成为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主要传统之一。 (2)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报纸可以成为博采舆论的工具;报纸可以宣扬君王恩德,朝廷政令,增进民众和上层的联络,消除隔阂,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王韬提出可以办外文报纸,开展对外宣传,因为报纸可以“通外情于内”。他强调报刊要介绍西方的国政民情,师其所长,避其所短。 (3)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王韬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允许报纸“指陈时事,无所忌讳”。 (4)论述了报纸的文风。王韬认为,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5)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王韬认为,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材”,“不可不慎加遴选”,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他们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不得“挟私讦人,自快其忿”。 王韬的这些办报主张,在当时不失为远见卓识,对于后世也有很大影响。主要表现为:①他为中国政论报纸首开先河,主张变法图强,为以后“文人办报”“文人论政”起到了引导作用;②革新了晚清文风,开创了报章文体,用浅显的文章议论时政,直抒胸臆,为后来报章文体的盛行奠定了基础;③对中国早期新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倡导国人办报,主张不但中央办报,各省也要办报,要办中文报,也要办英文报。他被林语堂称为“中国新闻报纸之父”。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A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句子中,()是主谓句。
语言的发展都具有渐变性。()
句子按其表达的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他谁都认识”是()。
“经常读英语”这个结构的直接成分是什么?说明你划分的根据。(北京大学考研试题)
从生理特征角度给元音[a、i、y、o、u、]设计音位区别特征矩阵图。(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试题)
用实例说明语言的层级关系。(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试题)
按照记录语言的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文字分成几类?举例说明。(北京大学考研试题)
什么是区别特征,汉语普通话中有哪些语音特征是区别特征,为什么?(中国人民大学考研试题)
选择有一定影响的中外语言学家10位,并将他们的有关情况填入下表。(武汉大学考研试题)
随机试题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于4月8日至11日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
齿轮泵的流量与排出压力无关。
属于并联结构的器官为
流行性腮腺炎可出现腮腺管开口处黏膜红肿,其部位在()
由甲、乙、丙三位仲裁委员组成的合议制仲裁庭在仲裁一合同纠纷案件时,首席仲裁员甲认为应认定合同无效,仲裁员乙认为应解除合同,而仲裁员丙则认为应继续履行合同。则本案应()。
某工厂工人生产零件数的资料如下: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各组的组中值分别是()。
皮褶厚度可用来衡量()。
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关于如何看待“忠”和“孝”的问题,人们存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忠君孝亲”是封建社会地主阶段的道德规范,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了,“忠”“孝”观念已过时,应该全部摒弃。观点二:“忠”“孝”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不仅要大力提倡,
当前我国出台一项整治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政策,制定了一个记录档案的法律法规。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媒体说在揭露这些不文明现象时要保护这些游客的个人隐私,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