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地质岩层的产状在野外用地质罗盘测得为:160°∠30°,其表示是( )。
某地质岩层的产状在野外用地质罗盘测得为:160°∠30°,其表示是( )。
admin
2019-08-14
49
问题
某地质岩层的产状在野外用地质罗盘测得为:160°∠30°,其表示是( )。
选项
A、倾向为160°,倾角为30°
B、走向为160°,倾角为30°
C、倾向为750°,倾角为120°
D、走向为250°,倾角为30°
答案
A
解析
根据《岩土应试指南》工程地质学基础内容,应选A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Zc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某厂房地基为软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90kPa。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140kPa。拟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处理地基,桩径设定为0.36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按340kN计,基础下正方形布桩,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有关规
某筏板基础,其地层资料如题10图所示,该4层建筑物建造后两年需加层至7层。已知未加层前基底有效附加压力P0=60kPa,建筑后两年固结度Ut达0.80,加层后基底附加压力增加到Po=100kPa(第二次加载施工期很短,忽略不计加载过程,Es近似不变),问加
柱基底面尺寸为3.2m×3.6m,埋置深度2.0m。地下水位埋深为地面下1.0m,埋深范围内有两层土,其厚度分别为h1=0.8m和h2=1.2m,天然重度分别为γ1=17kN/m3和γ2=18kN/m3。基底下持力层为黏土,天然重度γ3=19kN/m3,天
某一柱一桩(二级桩基、摩擦型桩)为钻孔灌注桩,桩径d=850mm,桩长l=22m,如图所示,由于大面积堆载引起负摩阻力,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计算下拉荷载标准值最接近下列()(已知中性点为ln/l0=0.8,淤泥质土负摩
某受压灌注桩桩径为1.2m,桩端入土深度20m,桩身配筋率0.6%,桩顶铰接,桩顶竖向压力设计值N=5000kN,桩的水平变形系数α=0.301m-1。桩身换算截面积An=1.2m2,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截面模量W0=0.2m2,桩身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某溶洞顶板岩层厚23m,容重为21kN/m3,顶板岩层上覆土层厚度5.0m,容重为18kN/m3,溶洞跨度为6.0m,岩体允许抗压强度为3.5MPa,顶板跨中有裂缝,顶板两端支座处岩石坚硬完整。按顶板梁受弯计算,当地表平均附加荷载增加到()时,溶洞
某二级桩基础采用预制混凝土方桩,桩截面300mm×300mm,桩长11m,正方形承台下设4根桩,桩距2.5m,桩顶入土深度2.0m。场地中自0~15m为砂土,极限侧阻力为60kPa,Es1=12MPa,γ=18kN/m3;15m以下为淤泥质黏土,Es2=
如图所示,某山区公路路基宽B=20m,下伏一溶洞,溶洞跨度b=8m,顶板为近似水平厚层状、裂隙不发育、坚硬完整的岩层。现设顶板岩体的抗弯强度为4.2MPa,顶板总荷重为Q=19000kN/m。在安全系数为2.0时,按梁板受力抗弯情况
随机试题
女,63岁,脑卒中后右侧偏瘫就诊康复科,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言语清晰,左侧肢体活动自如。右侧上下肚肌张力增高,被动活动右上肢,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均呈现最小的阻力;被动活动左、右下肢,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出
()是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基础,并且贯穿于整个评价工作的全过程。
1月3日,由于采购甲材料(已入库,数量:100,单价:600),欠桀优有限公司货款60000元,请录入应付单。应付科目:2202,金额:60000对方科目:140301,金额:60000
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编制成册后必须移交本单位的档案部门保管。()
下列有关获取审计证据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下列属于徽菜中的传统名菜有()。
两种知识、技能的学习,在刺激与反应之间越相似,则越能产生()。
A.wecanmakeexceptionsforChinesecompanies.B.Iwillintroduceyouthedetails.C.WheredoIsendtheregistrationforma
A、很努力B、难C、无奈D、累A录音中说“当学生对一门功课感兴趣时,即使遇到了难题,也会想办法去解决”,想办法就是很努力,所以选A。
TheSenseofHumorBiologically,thereisonlyonequalitywhichdistinguishesusfromanimals;theabilitytolaugh.Inau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