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能增加混凝土和易性,同时减少施工难度的混凝土外加剂有( )。
能增加混凝土和易性,同时减少施工难度的混凝土外加剂有( )。
admin
2019-01-23
59
问题
能增加混凝土和易性,同时减少施工难度的混凝土外加剂有( )。
选项
A、膨胀剂
B、减水剂
C、早强剂
D、引气剂
E、泵送剂
答案
B,D,E
解析
在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减水剂可增大坍落度,使混凝土和易性增加;引气剂能在混凝土拌和物中引入大量分布均匀的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泵送剂能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增加混凝土和易性。该题不易选错,但容易选择不全,有的考生可能不选B(减水剂),其原因是对减水剂的性能不了解。考生应该掌握混凝土常用外加剂的使用效果。(1)减水剂的使用效果。①保持坍落度不变,掺减水剂可降低单位混凝土用水量5%~25%,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同时改善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耐久性;②保持用量水不变,掺减水剂可增大混凝土坍落度10~20cm,能满足泵送混凝土的施工要求;③保持强度不变,掺入减水剂可节约水泥用量5%~20%。(2)早强剂的使用。混凝土早强剂是指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并对后期强度无明显影响的外加剂。若外加剂兼有早强和减水作用,别称为早强减水剂。早强剂多用于抢修工程和冬季施工的混凝土。目前常用的平强剂有氯盐、硫酸盐、三乙醇胺和以它们为基础的复合早强剂。(3)引气剂的使用。引气剂和引气减水剂,除用于抗冻、防渗、抗硫酸盐混凝土外,还宜用于泌水严重的混凝土、贫混凝土以及对饰面有要求的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不宜用于蒸养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无论哪种混凝土中掺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其掺量都十分微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0.5/10000~1.5/10000。(4)缓凝剂的使用。缓凝剂是指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并不显著降低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外加剂。兼有缓凝和减水作用的外加剂称为缓凝减水剂。缓凝剂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炎热气候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或长距离运输的混凝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m6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题库一级造价工程师分类
0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
一级造价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在负温下直接承受动荷载的结构钢材,要求低温冲击韧性好,其判断指标为()。
对路基的基本要求是()。
隔断工程量计算规则错误的是()。
建筑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有()。
关于隔墙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在我国使用最多的简支梁桥的横截面形式是由多片形梁组成的横截面,其特点是()。
井点降水的优点是()。
决定路基形式的因素是()。
技术设计完成后,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是()。
分件吊装法的优点有()。
随机试题
Here’sacommonscenariothatanynumberofentrepreneursfacetoday:you’retheCEOofasmallbusinessandthoughyou’remakin
外耳道发炎时所用的滴耳剂最好调节为
患者,男,18岁,发病前一日晚饭进食不新鲜食物,发病当日有频繁腹泻,水样便10余次,继之呕吐胃内容物,无腹痛、发热,有口渴,尿少。体检:T36℃,P120次/分,BP10/6kPa(80/50mmHg),脱水貌,精神萎靡,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四肢微
杏仁露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气,这是苯甲醛的味道。由于苦杏仁中所含苷类主要为苦杏仁苷,它是一种氰苷,易被酸和酶催化水解,水解所得到的α-羟基苯乙腈很不稳定,易分解生成苯甲醛和氢氰酸。苦杏仁苷水解的最终产物包括
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公司发起人时,其在公司中所占股本的比例,按照()规定执行。
婴幼儿的“认生”现象通常出现在()。
最新研究发现,脑内一种名为SIRT1的基因,会在人的丘脑部位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SIRT1基因会随年龄增长而弱化,它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也逐渐减少。因此研究人员推测该基因会导致中年发福。上述论述的成立,必须基于以下哪项前提?()
有老师和甲、乙、丙三个学生,现在老师的年龄刚好是这三个学生的年龄之和;9年后,老师的年龄将是甲、乙两个学生的年龄之和;又5年后,老师的年龄将是甲、丙两个学生的年龄之和;再3年后,老师的年龄将是乙、丙两个学生的年龄之和。那么现在老师的年龄是()岁。
PoliceinthepopularresortcityVirginiaBeachrecentlybeganoperatingvideosurveillancecameraswithcontroversialfacerec
Wheneveryouseetheoldfilm,evenone【M1】______madetenyearsbefore,youcannothelpbeing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