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下列哪种情形构成诬告陷害罪?
下列哪种情形构成诬告陷害罪?
admin
2014-02-08
41
问题
下列哪种情形构成诬告陷害罪?
选项
A、甲为了得到提拔,便捏造同事曹某包养情人并匿名举报,使曹某失去晋升机会
B、乙捏造“文某明知王某是实施恐怖活动的人而向其提供资金”的事实,并向公安部门举报
C、丙捏造同事贾某受贿10万元的事实,并写成500份传单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张贴
D、丁匿名举报单位领导王某贪污救灾款50万元。事后查明,王某只贪污了救灾款5000元
答案
B
解析
《刑法 》第二 百四 十三 条规 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 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 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由此可知,诬告陷害罪必须有“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 目 的 , 选项 A 应当排除。选项 C 也应当排除,因为其构成诽谤罪。关于诬告陷害罪同诽谤罪的区别,可见下表:
诬告陷害罪诽谤罪 对人身权利的犯罪 对名誉的犯罪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通常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捏造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散布于第三者 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旨在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旨在破坏他人名誉
选项 D 不构成犯罪。为了不致不当地限制公民的告发权,应当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所告发的确实是虚 假的犯罪事实。因此,当行为人估计某人实施了犯罪行为,认识到所告发的犯罪事实仅具有可能性时而予 以告发的,不宜认定为本罪。选项 B 完全符合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件,应为正确答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nh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在徐某诉宫某的人身侵权损害赔偿诉讼中,宫某的父亲提出宫某是精神病患者,向法院申请宣告宫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本案应如何处理?
某大型国有企业2004年8月被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程序,甲、乙、丁是本企业的债权人,丙是本企业的债务人。则该企业的下列行为无效的是:
张某与陈某于1993年结婚,1994年,张某以经商所得购住房一幢,产权人登记为张某。1998年,张某将房屋赠与情妇余某居住,陈某得知,大为不满,但未表态。1999年,张某为免纠纷,暗将房屋过户给余某。2002年3月,张某去世后,陈某发现房屋产权变更,遂诉至
我国法律允许第三人代为履行合同,下列情形中属于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是:
红花唱片公司与飞石网站于2004年5月签订了网上原版音乐下载协议,约定飞石网站每提供给会员下载一首歌,支付给红花唱片公司5角钱,随后飞石网站即提供该下载服务。以下关于飞石网站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两公司因合同争议在某市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仲裁过程中,因首席仲裁员柯某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甲公司提出回避申请,仲裁委员会主席决定柯某应该回避。刘某在担任本案新的首席仲裁员后,仲裁程序如何进行?
四份仲裁协议中分别有如下的情形,其中无效的仲裁协议是?
星星食品厂为甲、乙、丙3人合伙而兴办的企业,1998年实现利润9万元,甲、乙、丙3人按投资比例各应分得3万元收益。甲另欠丁某5万元个人债务并已到期,丁某得知甲与他人合伙投资的星星食品厂当年盈利,遂要求甲以其在该食品厂的财产清偿债务,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张某于2003年5月8日向中国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2004年5月6日就相同主题再次向该局提出申请,并声明要求优先权。对此,以下表述中何者为正确?
夫妇甲、乙生有两子一女,早年购置房屋5间。2001年甲、乙立下遗嘱将东边2间房给大儿子,西边2间房给小儿子,北房1间分给女儿。2002年8月甲与大儿子发生矛盾,甲、乙即到公证处作出公证遗嘱将东房1间分给女儿继承,另1间东房仍归大儿子继承,西房2间分给小儿子
随机试题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Ⅱ的作用是
根据《商业银行法》,关于商业银行的设立和变更,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2年卷一67题)
()对建设项目的管理活动,存在于建设项目全周期,内容包括行政管理和专业管理。
统计表由()组成。
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包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财政部门管理会计工作,包括对会计人员进行管理。()
骨架承重结构的单层工业厂房,其屋盖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是( )。
银行监管包含了银行监督和银行管理双重属性。()
幼儿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某中学的教师都很有爱心。有些经常志愿献血的教师免费为学习困难学生补课,凡是资助了贫困生的教师都和困难家庭结成了帮困对子,但所有免费为学习困难学生补课的教师都没有和困难家庭结成帮困对子。根据以上前提,下列哪项一定为真?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