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一天,张某到某住宅小区行窃。当他从阳台进入屋内时,看见邹某正在撬箱子,遂喊道:“你小子在这里干活”!邹某受惊,欲弃箱逃走,被张某一把拽住。邹某转头一看,原来是老相识,便说:“这箱子真难撬。”于是二人便合作起来一起干,终于将箱子撬开,窃得人民币3 000余元
一天,张某到某住宅小区行窃。当他从阳台进入屋内时,看见邹某正在撬箱子,遂喊道:“你小子在这里干活”!邹某受惊,欲弃箱逃走,被张某一把拽住。邹某转头一看,原来是老相识,便说:“这箱子真难撬。”于是二人便合作起来一起干,终于将箱子撬开,窃得人民币3 000余元
admin
2014-06-10
33
问题
一天,张某到某住宅小区行窃。当他从阳台进入屋内时,看见邹某正在撬箱子,遂喊道:“你小子在这里干活”!邹某受惊,欲弃箱逃走,被张某一把拽住。邹某转头一看,原来是老相识,便说:“这箱子真难撬。”于是二人便合作起来一起干,终于将箱子撬开,窃得人民币3 000余元。在逃离现场时,邹某为了破坏现场,将房间内的一个电炉插上,并在上面扔了一个纸箱。离开房间后,张某问邹某:“你在后面磨蹭什么?”邹某回答道:“我把电炉插上了”。张某听后没有吱声。当晚,该住宅区发生火灾。
请根据案情并结合刑法规定和刑法理论知识对本案进行分析,并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1)张某、邹某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且二人都属于入室盗窃。在二人没有认出对方之前,属于同时犯,同时犯虽有相同的犯意,但却没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张某和邹某应当各自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但二人认出对方之后,达成了共同的犯意,共同实施盗窃行为,因此成立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2)邹某同时构成放火罪,但张某不构成放火罪。邹某为了破坏现场,将房间内的一个电炉插上,并在上面扔了一个纸箱,从而引起火灾的发生,因而邹某的行为构成放火罪。邹某的放火行为属于超出共同故意范围的犯罪,邹某应当单独对超出共同犯罪的部分承担放火罪的刑事责任。虽然张某问了一句并得知邹某把电炉插上,但并不知道邹某又在上面扔了一个纸箱,因此对于放火行为,张某并不承担刑事责任。 (3)对于邹某应当以放火罪和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对于张某则仅以盗窃罪承担刑事责任。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wD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正确的说法有()。
中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主要原因有()。
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活动中,在我国不具有立法性质的是()
法律实施的方式不包括()。
1932年10月颁布的《中华民国法院组织法》规定,普通法院的审级是()。(2016单44)
某法院在当地一所大学对被指控犯组织考试作弊罪的被告人依法进行审判,并做出有罪判决,很多学生参与旁听。在此,法律发挥的规范作用有()。(2017多49、2017法多24)
明朝初年在乡问创设的申明亭,具有基层司法组织的功能。通常可以由申明亭受理和调处的案件包括()。(2015多60)
简述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
相邻关系是指相互毗邻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间基于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使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随机试题
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包括()。
网络接口层
Nosoonerhadhesatdowntolunch______.therewasaknockatthedoor.
男性,50岁,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入院12小时后体检:血压130/80mmHg,心率100次/分,律齐,S1正常、S2稍增高,双肺底散在湿啰音,但少于双侧肺野的50%,心电图V1~4ST抬高,V1、V2呈QS型.V3、V4呈qR型。CK-MB80U/ml,
关于正常与左心房连接的肺静脉叙述,正确的是
患儿6个月,高热4~5天伴流涕、干咳、纳差;1天来全身出皮疹,为红色粟粒大小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该患儿应隔离至
如图所示为一引水渠的均匀流过流断面示意图,其边坡系数m=1.5,底宽6=34m,糙率n=0.035,底坡i=1/7000L,堤高为3.2m,电站引水量60m3/s,试计算渠道在保证超高为0.5m的条件下,除电站引用流量外,该渠道还能提供其他用途的流量约为(
重选法与浮选法的不同特点是,重选法是()。
垫层是设置在()之间的结构层。
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ORD2.DOCX,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该文件名(WORD2.DOCX)保存文档。【文档开始】【文档结束】设置表格居中、表格列宽为2厘米,行高为0.6厘米、表格所有内容水平居中;设置表格所有框线为1磅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