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自考
乙购物后,将购物小票随手扔在超市门口。甲捡到小票,立即拦住乙说:“你怎么把我购买的东西拿走?”乙莫名其妙,甲便向乙出示小票,两人发生争执。适逢交警丙路过,乙请丙判断是非,丙让乙将商品还给甲,有口难辩的乙只好照办。关于本案的分析(不考虑数额),下列哪一选项是
乙购物后,将购物小票随手扔在超市门口。甲捡到小票,立即拦住乙说:“你怎么把我购买的东西拿走?”乙莫名其妙,甲便向乙出示小票,两人发生争执。适逢交警丙路过,乙请丙判断是非,丙让乙将商品还给甲,有口难辩的乙只好照办。关于本案的分析(不考虑数额),下列哪一选项是
admin
2021-01-02
57
问题
乙购物后,将购物小票随手扔在超市门口。甲捡到小票,立即拦住乙说:“你怎么把我购买的东西拿走?”乙莫名其妙,甲便向乙出示小票,两人发生争执。适逢交警丙路过,乙请丙判断是非,丙让乙将商品还给甲,有口难辩的乙只好照办。关于本案的分析(不考虑数额),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4/2/19)
选项
A、如认为交警丙没有处分权限,则甲的行为不成立诈骗罪
B、如认为盗窃必须表现为秘密窃取,则甲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
C、如认为抢夺必须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则甲的行为不成立抢夺罪
D、甲虽未实施恐吓行为,但如乙心生恐惧而交出商品的,甲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诈骗罪、盗窃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本题案情模型是“甲骗丙取得乙财物”情形;但出题模式是“设定观点,考查推理”型的观点设定题,即先设定观点前提,要求考生根据设定的观点,结合案情进行推理。
(1)区分“三角诈骗”与盗窃罪间接正犯。对于“甲骗丙取得乙财物”情形,首先涉及“三角诈骗”与盗窃罪间接正犯的区分,即A、B选项。诈骗罪要求被骗人具有处分(转移占有)权限。
①如认定丙无处分权限,甲不能构成诈骗罪;A选项正确。
②B选项,如果按B选项设定将盗窃行为界定为秘密窃取,则本案甲是公然取财,不能构成盗窃,有可能涉嫌抢夺。
③如果认为盗窃不必一定需秘密窃取(例如公然平和转移占有也可能是盗窃),则本案甲有可能是盗窃(盗窃罪的间接正犯)。A、B选项说法均正确。
(2)C选项,考查抢夺的界定。
①如果按C选项设定将抢夺行为界定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因甲取财虽公然但并未乘人不备,不成立抢夺罪;
②如果认为抢夺只需公然无需乘人不备,则本案甲有可能成立抢夺;
③如果认为抢夺不仅需公然而且需迅猛对人身有危险,则本案甲也不成立抢夺。
(3)D选项,考查行为人立场和被害人立场。我国刑法时犯罪的认定基本上采行为人立场,亦即认定行为人有无实施刑法规定的特定类型的行为。敲诈勒索罪的成立首先需行为人实施了敲诈勒索行为即威胁、要挟行为,被害产生恐惧而交财。如果如D选项所述行为人甲未实施恐吓行为,即使被害人乙心生恐惧而交财,也不能认定甲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D选项说法错误。
当然,对于拳题,如不按观点设定的模式,而以通说观点来解析:
①丙如系普通警察(治安警),一般认为有处分权限,应当认定甲的行为是诈骗(三角诈骗);
②但如其为交警或一般路人,只有“评理”的作用没有处分权限,甲的行为可认为是抢夺(以公然夺财界定抢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Kex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刑法题库法学类分类
0
刑法
法学类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各项使用行为中,属于法定许可使用的有()
对专利侵权纠纷进行处理的各地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
下列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只承担民事责任的是()
一般而言,以下哪项不是著作人身权的特点?()
商标强制注册的商品有()
下列选项中所列内容均属于《专利法》保护的智力成果是()
下列关于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的论述错误的是()
著名歌星万某写了一遍纪念爷爷的文章,投稿给了某杂志社,如该杂志社未经万某同意对该文章进行了文字性的修改、删节,则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权利有()
甲和乙在类似商品上以近似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如果甲和乙在申请日前均未使用商标,依据商标法相关规则()
随机试题
父亲和儿子的血型都是A型,母亲可能有()种血型。
当吸收为气膜控制时,操作过程中吸收剂的用量增大对吸收有利。
G一6一PD缺乏病是一种
新生儿败血症产后感染常发生在( )。
合同变更的定义()。
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承包工程价款的结算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其中主要的结算方法有______等。
《声无哀乐论》的作者是()。
儿童对水的需求量相对比成人多,4~7岁儿童每日水的需求量大致为()
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思想家主张“中体西用”。()
中国人每天都在使用筷子(chopsticks),这在很多外国朋友眼里似乎是一个奇迹。历史记载表明筷子的使用已有3000年的历史。在古代,富人用金子制成筷子以显示其富有。筷子还有其他功能,比如过去人们用银制的筷子检查他们的食物是否被人投了毒。现在,许多外国朋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