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请根据上文《金色花》,设计一个课时的教案。
请根据上文《金色花》,设计一个课时的教案。
admin
2017-01-15
61
问题
请根据上文《金色花》,设计一个课时的教案。
选项
答案
《金色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培养良好的语感;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会散文诗中浓浓的母子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阅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把握散文诗的基调;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鉴赏散文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德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朗读,感知散文诗的优美和清新以及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散文诗,并尝试借助工具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三、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妈妈的吻》。《妈妈的吻》唱出了母亲对儿女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深深的倾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篇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 2.在学习课文之前,介绍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和印度佛教圣树——金色花。 3.自由朗读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 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嗅(xiù):用鼻子辨别气味。 《罗摩衍那(mō,yǎn》):古代印度的长篇叙事诗。 匿笑(nì):偷偷地笑。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4.倾情朗读,感受语言美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散文诗,并说出这篇散文诗带给自己怎样的感受。 (2)指导学生课文中关键句的读法,感受文字的美。 如:“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孩子?”(责怪、爱怜) (3)学生表演读,教师点评(朗读指导:轻重快慢、抑扬顿挫、感情处理、体态语言等) 5.深情描述,品味画面美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散文诗中的画面,可以用“我感受到这样的画面……”来做恰当的描述。 (2)齐读散文诗,再次品味散文诗语言的优美。 6.深入探究,挖掘想象美。 我们已经感受了散文诗的语言美,品味了散文诗的画面美。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小问题,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美的根源所在。 问题如:作者为什么会将孩子比喻成金色花,而不是其他事物? 小结:金色花既象征母亲对孩子的爱,也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7.课后作业布置 今晚回去做一件事来让父母感受一下你对他们的爱吧!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f8D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语文题库特岗教师招聘分类
0
中学语文
特岗教师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茶是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中国人自古就有饮茶的习惯。下列与其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今天看来,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是()。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了考验,而且发展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这一时期中国在内政外交上的重大成就和政策有()。①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②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对香港、澳门恢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一原理运用于实际,形成了我们党的()。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19世纪印象主义绘画善于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从而摒弃了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福建2019]
(2021年济宁市属)老师在教授古诗《芙蓉楼送辛渐》时问学生:“你能说一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什么意思吗?”这一提问属于()的提问。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的这段话运用到教学上,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随机试题
心肌闰盘所含有的细胞连接哪项是错误的()
肝素不具有以下何种作用
盒中有5个球,其中3个白球,2个黑球,有放回地取两次,每次取一个,求取到白球数X的均值及方差.
海绵窦内段颈内动脉与海绵窦内颅神经的比邻关系
质量数据就其本身的特性来说,可以分为()。
下列关于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的陈述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赵某于2001年外出打工,遇意外一直未归。2007年其妻子钱某不得已向法院申请宣告其死亡。赵某有两个孩子,分别为赵甲和赵乙。赵某夫妇有房屋6间,拖拉机一辆(已经随赵某失踪而灭失)。法院依法作出宣告死亡判决后,赵某留下的遗产开始继承。房屋一间由其父继承,其余
2004年12月3日至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2005年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而做出的重要部署是
某二叉树的前序序列为ABDFHCEG,中序序列为HFDBACEG。该二叉树按层次输出(同一层从左到右)的序列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