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记账凭证,按照会计科目进行归类,定期汇总出每一个账户的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填写在科目汇总表的相关栏内。 ( )
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记账凭证,按照会计科目进行归类,定期汇总出每一个账户的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填写在科目汇总表的相关栏内。 ( )
admin
2019-07-26
87
问题
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记账凭证,按照会计科目进行归类,定期汇总出每一个账户的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填写在科目汇总表的相关栏内。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解析
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记账凭证,按照会计科目进行归类,定期汇总出每一个账户的借方余额和贷方发生额,填写在科目汇总表的相关栏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tg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初级会计实务题库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初级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有()。
预收货款虽然与应付账款均属于负债项目,但与应付账款不同,通常不需要以货币资金偿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年实际已交纳税金情况如下:增值税1700万元,消费税1300万元,耕地占用税160万元,车船税1万元,印花税3万元,所得税240万元。上述各项税金应记入“应交税费”科目借方的金额是()万元。
某工业企业某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原材料,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甲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5千克;乙产品投产15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2千克。A原材料的计划单价为3元/千克,成本差异率为超支2%。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A原材料总量为
某工业企业某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原材料,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甲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5千克;乙产品投产15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2千克。A原材料的计划单价为3元/千克,成本差异率为超支2%。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A原材料总量为
甲公司有供电和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2014年1月供电车间供电80000度,发生费用为120000元,供水车间供水5000吨,发生费用为36000元,供电车间耗用水200吨,供水车间耗用电600度,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甲公司1月份供水车
企业当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发生制造费用50000元。当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20000工时,其中,甲产品耗用12000工时,乙产品耗用8000工时。则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为()元。
A公司于20×2年1月1日购入某公司于当日发行的三年期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该债券票面金额为100万元,票面利率为10%。A公司实际支付106万元。该债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年归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期利息。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7.6889%。要求:根据以上
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成立时接受乙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该设备原值为1200万元,合同约定设备的价款是800万元(与公允价值一致),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为136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某商品批发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公司只经营甲类商品。该类商品购进时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发出时采用毛利率法计价,季度内各月份的毛利率根据上季度实际毛利率确定。该公司2014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该商品的有关资料如下:(1)第一季度累计销售收入为600万元,
随机试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燥淫证的是
新生儿,男性,生后两小时发现肛门先天性闭锁。首选检查方法
我国动物传染病防疫工作的指导方针是()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和民事诉讼法的原则,结合当地民族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变通、补充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请问应报请什么国家机关批准?()
检验数据区是整个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信息的真实记录,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下列选项中可以成为旅游法律责任主体的是()。
某市甲科技有限公司服务器内接入一违法网站被民警发现,民警经勘验取证后,立即传唤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要求其对提供互联网接人服务的服务器内涉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传输的信息立即予以停止传输、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并保存有关记录。且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对其进行了行
设窗体的名称为Form1,标题为Win,则窗体的MouseDown事件过程的过程名是( )。
—间宿舍可住多个学生,则实体宿舍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是()。
A、Hehasmadealotofmoney.B、Hepromisedhissontobuyanewoneforhim.C、Itisalongdistancefromhishometotheworki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