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7年年初无形资产科目借方余额为450万元,当年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2×17年1月,某企业接受甲企业作为资本投入的一项生产用非专利技术,投资合同约定的价值为130万元(假定是公允的),甲企业占实收资本的份额为100万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7年年初无形资产科目借方余额为450万元,当年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2×17年1月,某企业接受甲企业作为资本投入的一项生产用非专利技术,投资合同约定的价值为130万元(假定是公允的),甲企业占实收资本的份额为100万
admin
2020-04-07
73
问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7年年初无形资产科目借方余额为450万元,当年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2×17年1月,某企业接受甲企业作为资本投入的一项生产用非专利技术,投资合同约定的价值为130万元(假定是公允的),甲企业占实收资本的份额为100万元。
(2)2×17年1月,完成对一项管理用专利技术的研究阶段,发生研究费用150万元。
(3)2×17年2月,该专利技术进入开发阶段,共发生研发支出3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80万元,10月31日完成并交付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摊销。
(4)2×17年5月,将一项商标权的所有权转让给乙企业,收到价款200万元,该商标权取得时的成本为150万元,使用年限无法确定。
(5)2×17年12月31日,“累计摊销”科目账面余额为90万元,所有无形资产均未发生减值。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根据资料(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应确认其他业务收入200万元
B、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应确认资产处置损益
C、该商标权应按照10年计提摊销
D、该笔业务对损益的影响额为50万元
答案
B,D
解析
本题考核无形资产的处置。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计提摊销,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的净收益应确认为资产处置损益,金额为200—150=50(万元)。请参照资料(4)分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I0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初级会计实务题库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初级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事业单位支付银行借款利息时,其实际发生的利息支出应记入()科目。
下列有关事业单位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因为不存在编制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的程序,故对于业务量小的企业而言,最为适用。()
下列关于借贷记账法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下列各项中,关于资产负债表“预收款项”项目填列方法表述正确的是()。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商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确认收入的同时,结转其销售成本。2016年11月,该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1)1日,向乙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格为80万元,增值税额为13.6万元。实际成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6年12月1日,该企业“原材料——甲材料”科目期初结存数量为2000千克,单位成本为15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月份发生有关甲材料收发业务或事项如下:(1)10日,购入甲材料2020千克,增值
下列各项中,通过“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的是()。
2016年5月31日,某企业“应付账款”总账科目贷方余额为1255万元,其中“应付账款——甲公司”明细科目贷方余额为1755万元,“应付账款——乙公司”明细科目借方余额为5万元。“预付账款”总账科目借方余额为15.5万元,其中“预付账款——丙公司”明细
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现金日记账记账依据的有()。
随机试题
Protel99SE为设计者()仿真元器件库。
急性肾衰病人营养,以下哪项正确()
主动脉瓣狭窄,其瓣口面积为1.4cm2,则其平均压差最可能的是
某实习医师接诊到一重症肌无力患者,下述检查项目中,对其诊断没有帮助的检查项目是
相关人员在值班、巡查、检测、灭火演练中发现的消防设施存在问题和故障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下列属于账实核对的有()。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风险成本控制指标包括()。
下列各项工作中,可以由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代表集团项目组执行的是()。
蓝田玉是近期人们比较追捧的玉种,但资源非常有限。我们理应百倍地珍惜节约使用,不能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滥采滥挖,粗率加工。和田玉经过数千年的采用已近绝迹,而中国人世世代代重玉爱玉的文化情结,还要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蓝田玉身负的使命,不言而喻。这段文字意在说
有3个关系R、S和T如下所示: 则由关系R和关系S得到关系T的运算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