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之一。成仿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作家丁玲在未跟他谋面之前,曾产生过一系列的“合理想象”:“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

admin2015-02-06  38

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之一。成仿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作家丁玲在未跟他谋面之前,曾产生过一系列的“合理想象”:“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创造社最早就是这样主张的;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定很洋气,很潇洒,因为曾见过一些傲气十足的诗人,趾高气扬,高谈阔论;他在国外学军械制造,或许是庄重严肃之人;他在黄埔军官学校担任教官,一定有一种军人气概;他曾经跟鲁迅进行过革命文学队伍内部的文学论争,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逵式气质呢?”后来,丁玲在陕北见到成仿吾时,第一个感觉就是“我想象的全错了”。原来成仿吾是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一个尊重别人、热情、虚心、平等待人的人。丁玲十分后悔:“为什么我单单忽略了他是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干部、红军战士、一个正派憨厚的共产党员呢?”另据老红军杨定华回忆说,在长征中见到的成仿吾完全是士兵的装扮:破旧的棉军衣,斜挎干粮袋,手持着一枝手杖。杨定华说,成仿吾在红军大学当政治教员。有人说出他的名字,但谁也不知道他是文学家。
      材料2
      人类首先把光视为粒子,认为光线是由从光源发射出来的弹性小球组成的、按力学定律以一定速度在真空或介质内高速直线飞行的微粒流。牛顿是赞成微粒说的典型代表。由于牛顿的特殊地位,整个18世纪都是“微粒说”占上风。随着研究的发展,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等人指出,光的本质不是微粒,而是在某种特殊的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机械波,从而提出了著名的光的“波动说”。到19世纪,光的“波动说”取代“微粒说”占据统治地位。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的新观点,后来,科学家在试验中验证和发展了爱因斯坦的思想,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1)为什么丁玲的“合理想象”不合理?
    (2)从“微粒说”到“波动说”,再到“波粒二象性”的认识过程,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何启示?

选项

答案(1)马克思主义认识沦认为: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一飞跃的条件是:必须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之所以会“全错了”的原因主要在于:第一,她在这种“合理想象”前没有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特别是忽略了他是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老干部、红军战士,一个正派憨厚的共产党员这一事实材料;第二,这种“合理想象”是一种简单化的判断和推理,没有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2)对光的认识过程说明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d7a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