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马克思关于劳动与商品关系的一组材料: 材料1 “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材料2 “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为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佩蒂所说,劳动是财富之

admin2013-06-18  25

问题 以下是马克思关于劳动与商品关系的一组材料:
材料1
“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材料2
“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为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佩蒂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材料3
“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或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应的职能。”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
(2)分析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3)概述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内涵及意义。

选项

答案(1)尽管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商品价值的源泉。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即不发生增殖。 (2)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但不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马克思一再批评那种认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观点。借用威廉·佩蒂的说法,马克思明确指出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只有生产要素与人类劳动的结合才能生产出社会物质财富,即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3)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价值创造与物质财富生产的区别:价值创造与抽象劳动相关联,物质财富生产与具体劳动相关联。价值创造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后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不能把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混为一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亚当·斯密已经认识到了商品的二因素,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大卫·李嘉图甚至已经认识到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量,而不是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量。但是由于他们不懂得劳动二重性,所以不懂得是什么劳动创造了价值;不能明确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不是从生产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来解释价值,而是从该商品所换来的另一种商品包含的劳动量来解释该商品的价值;不懂得劳动二重性,因此不理解社会必要劳动量是如何决定的。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因此,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kda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