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种群调节机制的几种学说。

admin2012-11-05  25

问题 试述种群调节机制的几种学说。

选项

答案种群的数量变动,反映着种群出生和死亡、迁出和迁入的相互作用,因此,一切影响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的因素,都同时影响着种群的数量动态。不同的生态学家提出不同的学说来阐述种群的调节机制。 (1)生物学派认为,群落中的各个物种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利用的,从而使种群数量处于相对的稳定平衡;当种群数量增加,就会引起种间竞争加剧,结果导致种群的数量下降,这种观点属于密度制约论,其中食物因素在生物因素中有重要地位。 (2)气候学派认为,种群数量是气候因素的函数,气候改变资源的可获性,从而改变环境容量。 (3)不同于上述学派,自动调节学派将焦点放在动物种群内部,而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外源性因素上。自动调节学派强调种内成员的异质性,异质性可能表现在行为上、生理特征上或遗传特征上;他们认为种群密度的变化影响了种内成员,使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参数变化;把种群调节看成是物种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它经自然选择,带来进化上的利益。自动调节学说又分为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和遗传调节等。 ①行为调节学说认为动物社群行为是调节种群的一种机制,以社会等级和领域性为例,这两种行为都使个体间消耗能量的格斗减到最小,使空间、资源、繁殖场所在种群内得到最有利于物种整体的分配,并限制了环境中的动物数量,使食物资源不至于消耗殆尽。这样,种内划分社会等级和领域,限制了种群不利因素的过度增长,并且这种“反馈作用"随种群密度本身的升降而改变其调节作用的强弱。 ②内分泌调节学说强调种群数量上升或下降受生理反馈机制作用而受到抑制或停止。 ③遗传调节学说重视个体遗传的素质,认为个体遗传素质的不同是决定种群的适应能力以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而这种遗传素质是亲代遗传下来的,所以种群密度的变化是建立在种群内行为以及生理和遗传变化的基础之上,在下一代或几代的调节中反映出来。种群数量的增长与减少由于种群压力的消长,通过自然选择作用而得到调节。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qtC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