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admin
2013-05-13
64
问题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选项
A、对累犯以及实施杀人等暴力性犯罪的人,不得宣告缓刑
B、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个月
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遵守有关缓刑的规定,只要没有再犯新罪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将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答案
1,2,4,8
解析
(1)A选项的判断过于绝对,因为缓刑适用的对象条件一是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二是不能是累犯,而“实施杀人等暴力性犯罪的人”法律并没有明确禁止,且从法理上分析也是有可能适用缓刑的:一者因为“杀人等暴力性犯罪”,不仅包括了故意杀人罪?还包括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其他暴力性犯罪如故意伤害罪等;二者即使就故意杀人罪而言,虽然该罪的法定刑是3年有期徒刑及其以上刑(《刑法》第232条),但根据《刑法》第99条的规定,“以上、以下包括本数”,也就是说,原判刑罚是3年有期徒刑的故意杀人罪,如果不是累犯的,根据其犯罪情节(如属激情犯罪)和悔罪表现,当然可以适用缓刑。
(2)B选项的错误其实很清楚,因为根据《刑法》第73条第1款的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最低不能少于2个月。
(3)C选项的错误在于,根据《刑法》第77条的规定,缓刑考验期满而不再执行原判刑罚的条件应当有三个:一是没有犯新罪,二是没有发现有漏罪,三是没有违反国家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虽然有违反但情节尚未到达严重的。所以仅仅说“只要没有再犯新罪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是错误的。
(4)D选项的错误在于新罪与原罪的并罚方法并不存在先减后并问题,对于缓刑而言,由于其是实际上并未执行原判刑罚,并不存在“减”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考验期间内不论是犯新罪还是发现漏罪,都是直接依照《刑法》。第69条之规定的方法进行并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yMJ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宋朝法律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下列选项属于人民法院工作原则的是()。
关于法律关系的客体——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进行部分修改的规范性文件是()。
下列有关宋朝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明朝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随机试题
下列为“前七子”中人物的是【】
女性,25岁,已婚。产后2天,恶寒发热,头痛,咳嗽流涕,肢体酸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检查:体温37.8℃,血气分析正常,其诊断是
“进口口岸”栏:()。“运输方式”栏:()。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以下依法收取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
下列各项中,可能会影响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有()。
如果公司在下面()方面没有显著改变时可以用历史的β值估计权益成本。
铁路运输作为团体旅客应为()人以上。
会谈中不恰当的提问方式包括()。
活动课程和课外活动是两个内涵相同的概念。
已知命题P:函数f(x)=(a2一3a一3)x是增函数.若为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