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根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对于使用两种以上语言文字缔结的条约,在几种文本之间发生分歧时,条约的解释应采取何种规则?
根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对于使用两种以上语言文字缔结的条约,在几种文本之间发生分歧时,条约的解释应采取何种规则?
admin
2022-01-21
48
问题
根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对于使用两种以上语言文字缔结的条约,在几种文本之间发生分歧时,条约的解释应采取何种规则?
选项
A、根据作准文本以外的条约译本进行解释
B、以条约各方约定的标准文本进行解释
C、每种文本的约文同样作准
D、应推定各作准文本的条约用语具有相同的含义
答案
B,C,D
解析
国际实践表明,使用一种以上文字缔结条约的情况越来越频繁。同时,用多种文字缔结条约,出现了哪一种或哪几种文字是作准文字的问题。根据《条约法公约》的规定,应遵循以下几条规则:
(1)经两种以上文字认证作准的条约,除条约中规定或当事国协议当遇到意义分歧时应以某种约文为根据外,每种文字的约文应同样作准。
(2)作准文本以外的条约译本,不能作为作准文本,仅可以在解释条约时作为参考。
(3)在各种文字的作准约文中,条约的用语应被推定为具有相同的意义。
(4)除按规定应以某一约文为准外,在几个作准约文中发现意义有分歧,而适用以上解释规则不能消除分歧时,应采用顾及条约目的及宗旨的最能调和各约文的意义的方式来进行解释。因此本题应选择B、C、D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ySg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哪些情形构成票据诈骗罪?()
派出所所长华某为了创收,指派联防队员葛某与他人合谋“做路子”抓卖淫女,派被告人谢某带卖淫女到集镇上指认嫖客。2000年8月3日,回家探亲的大学生李某被华某、谢某等人以嫖娼为由予以拘留,并遭到体罚和殴打,被迫承认曾经参与嫖娼。华某责令李某交付5000元罚款后
关于管制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某村村民蔡某常年上访,村委会不胜其扰。一次村委会开会时,五位村委会成员甲、乙、丙、丁、戊一致同意杀死蔡某。第二天傍晚,甲、乙、丙、丁、戊五位村委会委员在村口将上访回来的蔡某杀死后埋掉。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乙的孙子丙因涉嫌抢劫被刑拘。乙托甲设法使丙脱罪,并承诺事成后付其10万元。甲与公安局副局长丁早年认识,但多年未见面。甲托丁对丙作无罪处理,丁不同意,甲便以揭发隐私要挟,丁被迫按甲的要求处理案件。后甲收到乙10万元现金。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
甲、乙合谋窃取丙的银行卡并平分取出的现金,乙将偷窥到的银行卡密码告诉甲,两人再乘丙醉酒之机将其银行卡窃走。甲持卡到ATM机取钱,乙为其望风,甲发现卡内有7万元,便取出2万元,对乙称卡内只有1万元,分给乙5000元,乙信以为真。一周后,甲独自通过ATM机将卡
甲、乙两村因水源发生纠纷。甲村20名村民手持铁锹等农具,在两村交界处强行修建引水设施。乙村18名村民随即赶到,手持木棍、铁锹等与甲村村民互相谩骂、互扔石块,甲村3人被砸成重伤。因警察及时疏导,两村村民才逐渐散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3年
甲、乙、丙三人共同抢劫案,一审判决后,甲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后突然死亡,乙也提起了上诉,丙未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请根据本案回答下列问题:下列本案二审审理程序中的一些做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方某和德祥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年。方某工作的一年期间,公司一直以种种理由拖欠方某的工资,方某和德祥公司解除了劳动合同。现方某欲就劳动报酬申请仲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国际法院就甲、乙两国的争议作出裁决后,甲国拒不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依《国际法院规约》的规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庙号始于商代,明确称谓始于汉代。()
艾芜《山峡中》的艺术特色是()
在女性一生中最终发育成熟的卵泡有多少个
对于那些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罚金、警告,吊销从业资格证等处罚。()
从A、B、C、D四个图形中选出最合适的一个,使得它保持题干四个图形所呈现的规律性:
若需向外国有关部门和人士对我国领导人任职、重大政治活动的祝贺表示答谢亦须选用( )。
A.makecontributionB.agendaC.recycledPhrases:A.agreaterdemandforthe【T7】________materialsB.seems
《刑法》规定的主刑包括
ArecentBBCdocumentary,"TheTownThatNeverRetired",soughttoshowtheeffectsof【C1】______thestatepensionagebyputtin
LetterOneJan.25,2006DearMr.Guanli,Fromyouradvertisementsweknow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