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犯罪未遂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6/2/53)

admin2021-01-02  6

问题 关于犯罪未遂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6/2/53)

选项 A、甲以杀人故意将郝某推下过街天桥,见郝某十分痛苦,便拦下出租车将郝某送律医院。但郝某未受致命伤,即便不送医院也不会死亡。甲属于犯罪未遂
B、乙持刀拦路抢劫周某。周某说“把刀放下,我给你钱”。乙信以为真,收起刀子,伸手要钱。周某乘乙不备,一脚踢倒乙后逃跑。乙属于犯罪未遂
C、丙见商场橱柜展示有几枚金锭(30万元一枚),打开玻璃门拿起一枚就跑,其实是值300元的仿制品,真金锭仍在。丙属于犯罪未遂
D、丁资助林某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但林某尚未实施相关犯罪活动即被抓获。丁属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未遂

答案B,C

解析 A选项,考查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区分标准。
(1)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区分在于停止犯罪是基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还是“自动放弃”,该标准是以行为人“主观说”为核心的标准。行为人自认为当时能既遂、没有阻止其继续实施的障碍而放弃,就是中止,无论客观情况如何。
(2)本选项虽客观上都某未受致命伤,但主观上甲是自动放弃,按“主观说”当然应当认定为犯罪中止。
B选项,(1)“乙信以为真,收起刀子”,并没有停止犯罪、放弃抢劫的意愿;没有中止行为,不构成犯罪中止。
(2)抢劫未成是因被害人逃走,是意志以外的原因,成立犯罪未遂。
C选项,考查“数额较大型抢夺罪”(本案是公然抢夺的)的既未遂标准,应当以抢夺到数额较大的财物为既遂。
(1)本题因为伪制品价值只有300元,只抢夺到数额较小的财物,未达数额较大,认定为抢夺罪未遂。
(2)对比2013/2/54一B,“甲抢夺乙价值1万元项链时,乙紧抓不放,甲只枪得半条项链。甲逃走60余米后,觉得半条项链无用而扔掉。甲的行为未得逞,成立抢夺罪未遂”(说法错误)。因为半条项链价值5000元,已达数额较大,认定为抢夺罪既遂。
(3)对比2012/2/54—B,“乙抢夺邹某现金20万元,后发现全部是假币。乙构成抢夺罪既遂”(说法正确)。比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明知是假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乙抢夺假币面额为20万元,应属抢夺罪“数额巨大”。抢夺得到了“数额巨大”财物,当然认为是既遂。行为人具有具体错误,不影响既遂的认定。
D选项,考查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既未遂标准。
(1)该罪是帮助行为正犯
化,本身就是正犯,资助行为完成即构成既遂。
(2)不再是帮助犯,既未遂判断无需再根据从属说认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yZex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刑法题库法学类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